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页 (第2/2页)
,一直断更一直爽! 胤禩收到了来自笔友蒲松龄的关心问候,并且附赠一些安慰之语,并强烈暗示他是在“催更”。 蒲松龄便是那种坚持自我的笔者,“世人不理解又何妨?他们骂他们的,我写我的故事。” “只要还有喜爱我著作之人,那便是知音遍天下,便不会寂寞。” 他相信倾城也同样如此,盼着他新作一鸣惊人。 胤禩可没有说倾城的新作是月更,说不定拖着拖着就变成了年更。 没有良心的倾城在卡文中体会到了新的人生感悟。 一时断更一直爽,一直断更一直爽! 这回收到了笔友的催更信,胤禩终于捡起了抛弃在一边的“良心”。 他捡起了笔,写了秦宫风云的开头,怎么写都不对劲,删删改改,抓耳挠腮。 傍晚泡上一壶茶,拿上一些小点心去书房“创作”,看到空白的纸心里升起了抗拒之情,然后,他开始干起了别的事…… 看情报吃瓜瓜,看别人的话本,或是津津有味地看戏文。 手痒了就练上几笔字帖,摸鱼摸得欢快,不知不觉就天黑了,又到了睡觉的时候。 胤禩:哎呀,悠闲的时间又这么过去了,明天再写吧! 不仅有人来催促他,皇叔祖也来找他唠嗑,韬塞很期待地问他“第二册是不是已经写好了?不如让我看看?” 胤禩心虚了一下下。 啊,下一册还没开始写,写了一堆废稿其实都不满意。 他含糊道:“快了,快了,这不是最近在忙别的事。” 纯粹是瞎说,汗阿玛去塞外还得过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足够充裕。 也就欺负一下韬塞如今不管事,还真当他近日公务缠身。 身边人的催更,犹如小皮鞭抽打着胤禩,既然卡文卡得厉害,那就多多考据,寻找灵感。 每日去内务府点卯,也没什么事需要他去烦心的,凌普忌惮胤禩,手中捏着权力不愿下放,胤禩乐得清闲。 突破口来源于侍读何焯,虽然他自己被胤禩难倒了,可他有许多交往甚好的文人友人! 诚然,何焯是个写八股文,读传统圣人之学的文人,而话本被人们认为是小道,并非主流。 可架不住《大秦传奇》写得太精彩,也架不住八贝勒与何焯探讨历史时对始皇的赞美啊! 八贝勒认为,历史书写于胜利者之手,或许流传至今的诸多诸多之中,有可以抹黑秦之记录,汉代人会篡改秦史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大胆的说法,也就只有皇子阿哥敢说了,何焯自己是说不出口的,若是言语失查,被人故意曲解,再按头说是不满于大清书写明朝历史,造成冤假错案惹来杀身之祸都是有可能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