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5页 (第2/2页)
” “每个人都讨厌美国。”亚洲最强又开始讲国际笑话,“特别是最近几年,连美国人都讨厌起美国了。” 我掩着额头,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不过,我对那个大洋彼岸的国度还是说不上讨厌——我看了看身边开怀大笑的她。 如果没有到美国念书,我们恐怕永远不会相遇。但究竟是谁让我们又在新加坡重逢呢,是被热带吸引来的彼得,还是梵语中代表着一切业、决定着因果报应的羯磨? 我不信神。 然而这世上真的有因果吗? 真的没有因果吗? 晚上我跟潘德小姐回家。明天早晨有个临时加的会,时间太早,她家离公司那边更近…… 我也不知道她对这个借口是否信以为真:毕竟明天放国庆假期的顺延假,理论上来说人们不用工作。留宿在彼此家中几乎是个新常态,我在想是否能找到机会和她谈一下这件事。 我暂无此计划。现在还不到时候。 最好的情况是能拖到项目结束,这样谁都不用申请利益回避,我们的关系也更纯粹了,皆大欢喜。我原本没有太过于担心的,只是今天的事给我敲了个警钟:她的朋友性格各异,但对我都如此接纳,足以见得他们背后的郑重。 而这般郑重之后,又是潘德小姐的身影无形隐匿其中。 我要是不给个明确的表态,她会不会觉得我不够珍惜这段关系? 潘德小姐拉我散步,目的地是两站之外的地铁站。她似乎总是很享受与我漫步,我也乐意之至,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地并排往前走。 匆匆的路人的神色被口罩吞去大半,气氛与寻常却自有不同。到处都是国旗摇动,我和她,两个南洋的外乡人,仍克制着,保全社会中完整的自我。自我是专业、商务化、尔虞我诈,自我从来不是完全的我。 但在我大脑的幻影之间,那个人潮中与她十指相扣的,又算是完全的我吗? 我喜欢买衣服、买各式各样的鞋,喜欢观赏文化活动,喜欢身居高位,喜欢担任要职、带领团队创造从零到一的成果,喜欢美食,喜欢女人,喜欢她。 完全的她是什么样? “以前我好像没有问过你,”我说,“你为什么来新加坡?” “毕业后我来这里玩,然后顺便给一些咨询公司投了简历。” 我微微皱眉:“就这个?” “还有彼得。”潘德小姐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域偏好,而我最好的朋友要留在这里。当然另一方面,没在波士顿遇到合适的舞伴也是一个原因……我有一个终身的舞蹈计划,最好是能跳到无法动弹为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