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1页 (第1/2页)
这件事是他亲自下的旨,胤祯最清楚,这些年因为一些政策他给沿海拨款不多,每年也有十万两。十万两或许不够每个村庄都建设的固若金汤,可也不该是现在这样,看这老伯身上的衣裳洗浆的发白,就知道日子过的多难。 老头叹息一声,这回他松开了门,“天高皇帝远的,那皇上在金銮殿坐着,每天山珍海味他怎么知道百姓过的什么生活,外面的事儿还不是地方上一句话。” “再说那倭人可是狡猾的很,让人防不胜防。”他抬头看了佛尔果春一眼,又看看后面的女眷,好心的提醒,“你们若是没事还是赶紧走吧,对了,最好让这些夫人们遮掩一下容貌。倭人烧杀抢掠,什么都干。” 佛尔果春看看这个小村庄,又会想着刚才看到的人都不年轻,差不多都是四十往上的。“老丈,我记得朝堂发过明旨,你们是可以去县城居住的。不是说朝廷专门建造了住所供沿海的百姓居住。就算不去县城,也可以去一些大型的村落,怎么你们?” 按照规定大型的村落也要有人守护,那样的话倭人应该会忌惮一些,像他们这样的小村落因为没有守护,才是倭人重点目标。 “我不是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上是让人在县城建造了房屋不假,可那哪里是我们小老百姓能住得起的,一个人每年要二两银子。” 听到他们在这边说话,旁边的门也打开了,“张伯你跟他们说这些干什么,这些人衣着华丽一看就知道是达官贵人,他们懂什么民间疾苦。” 这人是佛尔果春见到的最年轻的一个,大概二十多岁,不过他的腿脚不好,跟胤佑不同,他这腿脚更像是后天形成的。 被称作张伯的人心头一紧,怕贵人们不高兴,他着急的解释道:“大人们别跟他个小子一般见识,”见佛尔果春目光停在他的腿上,张伯红着眼眶说道,“他是个好孩子,本来朝廷下达了这样的旨意我们是高兴的。” 谁不想过安慰的日子?张伯擦擦眼睛,“可惜,当我们背着家当去县城,却被挡在门口,狗子,”他伸手一指那个青年,“狗子识字,他不过说了一句皇上下的圣旨凭什么不让住,就让县太爷的人把腿打断了。” 九阿哥走过来,“不对啊,那县太爷胆子这么大敢公然违抗皇命?他这样就不怕钦差?” “钦差?”叫狗子的青年冷笑一声,“你们怕是不知道每年钦差来的时候,我们这些人都不允许进城,而且皇上专款建造的地盘,怎么会没人居住。钦差看到有人住,县城附近的人生活都很好,哪里还会往深了想,去偏远的地区查看。” 张伯不想跟他们多说,他看看天色,“你们有马匹,从这里往东大概走上几里地就能看到县城的大门。如今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