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5页 (第1/2页)
朝廷收了他们的税,自然会保证他们商品的安全。 有些人愿意把自家的产业跟朝堂挂钩,可有些人并不想这样,比如说走私盐的买卖。 清朝盐管制严格,私盐买卖几乎是一本万利,而若要归了朝廷管辖,这收入可不就如自己痛快了。 因此胤禛才不相信胤禟把商部的事儿做完了。 看着胤禛不信任的眼神,胤禟败下阵来,“好吧,好吧,漕帮那事儿还没个思路。四哥你说咱们去把那群狗东西做了咋样?”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杀鸡儆猴。” 漕帮是私盐买卖最大的一个帮派,谁也不知道他们具体有多少人,只知道他们从前朝开始就做着走私盐的买卖。 汗阿玛还在世的时候不是没想去攻打漕帮,可是这漕帮就像是野草一样,隔了一茬又一茬,根本除不尽。拉拢更是不可能,他们啊,恨着大清。在他们嘴里大清皇室一直都是鞑子。 胤禟想要杀鸡儆猴,那也只能是杀几个漕帮的人,不可能把漕帮打散。而且这还很有可能被漕帮利用挑拨满汉关系。 “你没进宫找过皇上?”以前他总觉得十四弟异想天开,可是他发现十四弟提出的一些想法并不只是单纯的想想,有很多事情他都注意到并提前想到了解决的法子。比如说开办学堂的事儿,他相信这次十四弟应该也有想到漕帮。 若能让漕帮归顺,那对他这一政策的实施肯定更迅速,若不能恐怕别人也未必信服。 胤禟撇撇嘴,“十四弟只说让等。”要不是十四弟说不用管盐帮,让他等着,他也不会这么悠闲地带着侄子们玩啊。 胤禛点点头,他忽然想起自己下江南的时候遇到的一位姑娘,那时候汗阿玛已经推行了玉米和红薯,他记得那位姑娘虽然不满清廷,对汗阿玛的这一举措很是赞许。他记得那位姑娘曾说过,只要是愿意为百姓着想的都是好官,她不会去在乎他们的出身。 那位姑娘在漕帮的地位不低,十四弟的很多举措都是为了百姓,或许他可以试着联系那位姑娘,问问她的想法。 第144章 番外十一 四阿哥篇 说着这位叫吕四娘的小姑娘,他不免想到当年十四弟为他挡刀的事儿。 五十六年江南发生水患,江浙很多地方的田地都给淹了,百姓流离失所。皇上知道后就派他去主持赈灾。 雍亲王办事认真是有目共睹的,把事情交给他这些灾粮肯定能落到百姓手里。 雍亲王也不负他的威名,一路上昼夜赶路,只为了能早一点把粮食送到百姓手中。 然后这件事不知怎么就被漕帮的人知道了,漕帮人口很多,里面的人良莠不齐甚至不少都是反清复明人士,其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