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57) (第3/3页)
重要,咱们有眼缘。 赵庭也笑了起来,他顶着这层身份,无论去谁家里都是备受尊敬的,但尊敬归尊敬,他们却不会亲近自己,有的只是讨好,他祖母原先对他也很好,只是蒲家出事后,她越发深居简出,连自己也不愿意见了,赵庭在宫里虽然有皇叔撑腰,可却少了个亲近的长辈。 快看看这棵桃树,树上开始结桃子了,等再过半个月就成熟了,到时候有空来我家吃桃子。路过桃林时,沈母指着树上脆嫩的桃子说。 赵庭觉得这样轻松惬意的散步比外头的集市杂耍好玩多了,忍不住应答道:好,半个月后我再来。 两人在花园里逛了一圈,赵庭还真给了几个改造的意见,他的眼光是在宫里锻炼出来的,御花园何等巧夺天工,哪是这普通的花园可比的,甚至连这里的花草树木也入不了他的眼。 好,都听你的,下回你来说不定就能改好了,那边的池水里我让人放了几百尾鱼,等秋天鱼就肥了,到时候请你上门吃鱼,你肯定没吃过我们蜀州口味的鱼,能辣的你眼泪直流。 赵庭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养吃的鱼的,别人家养的都是观赏性的鱼儿,偏偏他见惯了各种珍奇的观赏鱼,还未曾见过普通食用的鱼,特别好奇,我可以过去看看吗? 可以啊,走吧,我们去喂鱼。沈老夫人平日是不管这些鱼的死活的,自然有下人养着,但她知道小孩子就喜欢这些玩意儿。 赵庭确实很喜欢,尤其想到自己今天喂过的鱼很快就会长大成为他的食物,他的兴致就格外高。 老夫人,等鱼儿长大了,我可以来您府上钓鱼吗? 可以啊,不过这池子里这么多鱼,我们可以用渔网捞。 渔网?那肯定很有意思,到时候一定要通知我来。 行。老夫人一口答应,然后看时辰不早了,直接带他去餐厅吃饭,都这个点了,你回家也太晚了,就在我家里随便吃点。 赵庭出宫也是有限制的,皇帝不许他胡乱吃外头的食物,之前每回出来都是到知名的酒楼,提前做好准备,像这样到别人家吃饭还是头一回。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沈家的饭并不算丰盛,尤其沈嘉不在家里的时候,沈母也不爱折腾太多菜,但今天不一样,今天有客人在,她提前就交代厨房多做些些,而且着重交代要做些小孩子爱吃的来。 沈嘉姐弟俩还没回来,餐厅里只有沈老太爷和沈家的大女婿杨森,见沈母带了个通身贵气凛然的孩子进来,都有些诧异。 老夫人让赵庭坐在自己身边,介绍说:这位是我老伴,沈嘉的父亲,年轻那个是他大姐夫,你不用管他们。 双方互相见了礼,赵庭还真是一点都不拘束,感觉比在宫里用膳还自在,在宫里时,他吃个饭都有许多人围着,饭来张口,可远不如这样自己动手吃的香。 而且沈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老夫人频繁地给他夹菜,还给他介绍菜的来历,赵庭听的觉得有意思极了。 没想到连一盘豆腐都如此辛酸的故事,百姓生活着实不易,可惜高高在上的贵族们从未将百姓的苦看在眼里,朱门酒rou臭,这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 大家不料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感慨,恐怕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杨森感受最深,他儿子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可被母亲宠的无法无天,这么大的年纪了连三字经都没学完。 他好奇地问:赵公子,你平日里读些什么书? 赵庭随口报了几个,看他的书太多了,除了四书五经那些必读的,也时常会看些游记,那是皇叔推荐给他看的,说是从游记中也能看到各地的风俗人情,虽然他们无法走遍天下,但有人替他们走过了,他们多看多听,也就等于自己也走过了。 杨森暗暗咂舌,这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博学,他羡慕地问:你都看得懂吗?这个年纪就如此好学肯定很辛苦吧? 赵庭点头说:辛苦的,其实我并不喜欢看书,我更喜欢骑马射箭,不过书乃先人留下的瑰宝,人从书中乖,许多我们一辈子都弄不明白的道理可以从书中学到,省去了许多时间,我有许多老师,不懂的他们会教,沈大人也算我的半个老师,我时常向他请教问题。 沈家人听他这么说,顿时觉得他更亲近了,原来是沈嘉的学生,难怪会找上门。 沈嘉还不知道他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他在店里等着审问结果,最后得知是原先的东家得罪了人,雇了人来闹事的,只是他不知道这个铺子已经易了主,既然不是冲赵庭来的,沈嘉也就不在意了,丢出城外,再去五城兵马司报备一下,让施指挥使留意他们几个,别让他们继续惹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