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7) (第2/3页)
声,各位快请坐吧,这位是我师弟家的孩子,只是来吃顿便饭。 沈母将他带到主座,对亲戚们介绍时也只说是沈嘉师弟的侄儿,顾濯当年在沈家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大家都有见过一两回,很快就联想到他。 毕竟沈嘉带回家唯一能称之为师弟的就只有顾濯一人。 赵庭得知今日是康芸的纳吉礼,懊恼没有事先准备贺礼,于是取下自己腰间的玉佩送给康芸,小姑姑请收下,就当是庭哥儿送你的添妆。 那块玉佩成色实在太好,即使不懂玉的人也知道是好物,康芸哪敢收晚辈的礼,拒绝道:你是晚辈,哪有晚辈给长辈添妆的,快收起来,你如果有心,等我成亲那日来喝杯喜酒就是了。 只是身外物罢了。赵庭坚持,不知道是不是赵璋耳提面命过,他每次上门都会带些礼品,沈母回回唠叨他太见外了。 沈嘉做主替康芸收下了,这块玉佩十分贵重,不仅是它本身的价值,而是这东西是赵庭送的,如果以后赵庭被立为太子,康芸的这份礼就足以让她在施家站稳脚跟,无人敢怠慢她,出嫁的女人如果没有强硬的靠山,是很容易被欺负的。 康芸怔怔地收起来,那那就多谢庭哥儿了。 一顿饭吃的各有心思,饭后,本该离开的客人一个个都不舍得走,有意无意往赵庭面前站,还有不少人趁此机会给赵庭送见面礼,反正对方都没表露身份,他们就当他是沈嘉亲戚的孩子,两边不说破倒也气氛融洽。 赵庭出宫是有时限的,在沈府呆了一个时辰就不得不离开了,他一走,施野他们立即逮着沈嘉问:老实交代,睿亲王为何会来沈府? 沈嘉淡淡地回答:皇上命我给睿亲王答疑解惑,所以小王爷出宫后有时候会到沈府来问问题,次数多了,就与我母亲投缘了,所以出宫后就到沈府来用顿便饭,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 果真? 自然,我家里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这么一说,大家想想刚才沈家人的表现,确实不像是知道他身份的样子,便也信了沈嘉的话,只是心里对沈嘉的重视又更上一层楼了,这人不仅得皇上看重,居然连睿亲王也被他笼络了,真不知道该羡慕他好运还是该嫉妒他本事高强。 第七十七章 贵客 赵庭回宫后先去见了皇叔,今天收了不少礼,也认识了好些朝廷官员,有必要与皇叔说一声。 哦,今日是施野纳吉的大喜日子,朕差点忘了。 是,沈大人的几位jiejie姐夫都到了,一大家子人,孩子也有好几个,我还见到了那个与我年龄相同的涵哥儿。 赵璋不用想也知道沈家今日如何热闹,以前在保宁府时,嫁出去的姑娘回来,沈嘉都会很高兴,家里总是热热闹闹地吃喝玩乐,没有算计只有温馨的亲情。 你觉得那孩子如何,你与他比差在哪里? 这赵庭脸蛋悄悄红了,他怎么会比不上一个商户的儿子? 你不用觉得朕是在侮辱你,每个人都有优点,你出身高贵,学的比他好,但他肯定也有你不如的地方,上位者要学会去看别人的发光点,扬长避短,这样才能物尽其用。 赵庭红着脸回答:是我心胸狭隘了,涵哥儿是个很有趣的人,胆子也大,我听沈大人说,他五岁的时候就敢上街摆摊卖东西,七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出门谈生意,他将来肯定是个很出色的商人。 赵璋点点头,将来如何先不管,就看现在,你经常都会去沈家,也与沈家人走的近,那么这家人谁该亲近谁该防备心里要有数,沈嘉的父母固然很好,但他的亲戚会越来越多,人一多总免不了出几个祸害,你要学会看人。 这宫里出去的人最擅长的大概就是察言观色,赵庭也是如此,他喜欢去沈家,也正是因为沈家简单,人心真诚,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能让他感觉到轻松。 但今天这么一家客人,那种轻松感就消失了,仿佛只是换个地方应酬,这让他很不开心。 皇叔,为何人心如此复杂?作为帝王业需要顾忌臣民的心思吗? 你以为帝王是什么?赵璋反问他一句。 赵庭想了想,认真地回答:从我懂事起,见到了几位皇叔为夺皇位不顾生死,那时候我想,皇位一定是个好东西,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抢呢? 后来在宫里住的久了,也看到皇叔日夜辛劳,我又想,如此劳心劳力的皇位有什么好抢的?其他几位皇叔夜夜笙歌,美人美酒相伴,而您永远只有冷冰冰批阅不完的奏折,其他皇叔喜欢谁就纳谁,讨厌谁就打谁,而您身边却只有几个皇祖母他们塞来的女人,你不喜欢她们却还要留着她们,还有那些大臣,明明你也不喜欢却还要赏赐他们,过的太累太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