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页  (第1/2页)
    可世事不如人愿,女儒用了毕身学识和半生财富换回来的机会,没有人珍惜。    或者说,没有世家女敢做那学海争先的第一人。    是不敢,也是不愿。    是不愿,更是没必要。    没必要离家求学,没必要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    世家明哲保身的传统,致使当年新开办的女院无一人报名。    此事俨然成了三十年前浔阳城最大的笑话。    犹记得那年,三十三岁的女儒一身崭新儒服立在女院门口,风度翩翩,儒雅清丽,她以最饱满的状态、最昂扬的姿态,屏气凝神,迎接大周即将到来的朝气蓬勃的新生。    残酷的世道却无情的给了她致命一击。    她幻想的一幕被狠狠撕碎,周围人的议论和讥笑,以及身后挺立的学堂、书舍,无一不在嘲讽她的天真。    夜幕降临的那一霎,报名截止的那一霎,女儒站在女院门口无声泪流。    三日后,一场重病来袭,病没好,决心远走浔阳。    当年为开办女学精心挑选的七位女夫子。时过境迁,如今走的走,散的散,白鹤书院面临无人可招的地步,有了学生,没有教授课程的先生,眼瞅着这又是一桩别开生面的笑话。    在书院如火如荼修葺书舍学堂的关口,一名背着书篓的女子从远方而来,目色沉凝地盯着书院「博学笃行、有教无类」的院碑,发出一声细不可闻的嗤笑。    忙得焦头烂额的书院夫子侧身无意一瞥,身形立时顿住。    他上前来:“阁下来此……”    来人不知怎的,眉眼之处总觉得熟悉,百忙之中,男子方有此问。    被问话的女子容貌秀丽,看起来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    闻言她紧了紧背上的书篓,寒声道:“我来应聘做女院教导夫子。”    这不像是来应聘做夫子的,一身冷情,倒像是来寻仇。    男人倏地想到什么,一拍脑门:“敢问贵姓?”    “沈……”    “你……”男人恍然:“沈誉是你何人?”    女子眉眼冷傲,朱唇轻启:“正是家母……”    三十年前,女儒沈誉力排众议,愣是在大周第一名院的白鹤书院为出身权贵的女子撕开一道光明正大入院求学的口子,可惜的是,口子撕开了,并未有光照进来。    成了沈誉心头难以愈合的疤。    而后回乡招赘,又在她丰富人生里增添了传奇一笔。    这样的妙人,大半生扑在传道授业解惑,寿数六十三,于半月前撒手人寰。    含笑而终……    得知浔阳帝都有众多世家女争先恐后报名进入女院,躺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