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页 (第2/2页)
大妄想症。 如此一来,贝妮有恐惧症,凯南有妄想症,两人一疯一死的遭遇还会是偶然吗?比起偶然,这是不是一场蓄谋好的连环谋杀? 当即,迈克罗夫特想到一种不妙的趋势。“假设是连环谋杀,贝妮的病症易被发现,凯南的病症不易被发现,从使人发疯到使人死亡,这已经是一种作案升级。 接下去呢?还会有另一个受害者吗?他会有哪种难以被察觉的精神心理疾病,又以什么方式死亡?” 问得好。 纽约之大,每天都有非常死亡上演。 某人心理有病又看不出有病,却被凶手盯上了,这种潜在受害者要怎么锁定? “SHAXBERD,这个单词也算是一条线索。另外,假设有凶手存在,他势必精通心理与精神领域的知识,也许与贝妮、凯南都有交集。另外,可以去报社问问最近有没有未登载的古怪消息。” 玛丽相信人留影,并不存在完美犯罪。问她凭什么确定?因为她都没能实现过,怎么能有人捷足先登。 额,捷足先登似乎用得不妥当,搞得她想要犯罪一样。 强调一下,她没有想要实施犯罪,只是搞过理论指南,最后都被当做了很好的参考内容去预防犯罪了。 算了,那些不重要。 当马车在报社门口停下时,有一个重要问题还没问。 玛丽一脸严肃,“罗曼夫人,您说了隐瞒一些秘密是为了更有魅力。很抱歉,我不是有意破坏您的魅力,但现在的局面让我必须问,您究竟为什么要调查这件案子?” 不论是去贝妮家旁观招灵,或是主动去警局提议尸检,这都不像是罗曼夫人的风格。 迈克罗夫特:这场景有点眼熟。 生活不易,总是遭遇古怪案件。伪装者更不易,特别又遇上难以糊弄的聪明人。就像剥洋葱,一层又一层被剥掉,不知何时罗曼夫人的身份就保不住了。 幸而在美国的日子只剩下两个月,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至于以后?等到天各两端,就和大多数人一样能够慢慢淡忘了对方了吧?有的秘密,也就能被永远保守住了吧? “罗曼夫人?” 玛丽眼见沉默再度上演,似乎一本正经地追问。“您是不想说?还是不能说原因?” 第55章 Chapter55 面对疑问, 不能只保持沉默。 迈克罗夫特怎么会不敢说,仅是不愿让最后两个月的美国生活横生枝节。 夜宴上背后的莫名视线与住宅附近突发的火灾,它们有关联吗?是针对来美国旅行散心的罗曼夫人吗?或者是刺探罗曼夫人的另一重身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