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第295节 (第5/6页)
盟的武器有多强力,二十万人绝不会站在原地承受炮火,实际上,自进入王国境内,这支大军就开始分三路进军,分成了一支七万人的主力中军,六万人的左军和同样是七万人的右军,每一支依然保有对自卫军的绝对人数优势。 不管怎么说,那些在新玛希城和起义军中潜伏多年的jian细多年努力总是有些成果的,一些关于联盟武器的情报确实已经被传了出去,虽然这些武器的射程和打击范围对传统军队来说仍是不可解的难题,但只要意识到这些武器仍是需要人来使用,不是真的百发百中,可以无限次激发的神器,那么只要愿意付出足够大的代价——不论是什么代价——外邦人的不败神话就并非牢不可破。 残暴的敌人未必可怕,但残暴、谨慎而又不惜代价的敌人绝对是可怕的。 那名外表像武器一样锐利的主帅平静地说:“那又怎么样呢?” 他仍按计划分兵。并且分得很碎,他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分成了四十支五十人的小队,每个小队有一名向导,一名队长,两名副队长,一支小队内最少三名教导队员,他们将携带武器、高能药和干粮,从大路走小路,从小路潜入山区或近郊地带,由南向北,隐匿行踪,循那支七万人的联军主力而上,确定对方行迹后,勘察合适的实际发动sao扰袭击,一击得手,随即退走。 他自己则将亲自带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沿左路而上,正面应战对手的六万大军。 至于人数与中军主力相近的右路大军,他只派遣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去组织有条件的村庄和城镇居民撤退,这样一来,如果不算新玛希城的后续援军,前线大营就只剩下连同后勤人员在内的不到四千人,一旦左中右三路中的任何一路没有能够完成战术任务,他们就将直面至少五万人以上的大军压境,所能够依仗的仅有天然的山脉屏障和拉姆斯这批援军从新玛希城带来的一批新式武器——包括五十门阵地炮。 这样的力量够吗?应该是够的吧?至少他们看起来颇有信心。 在随塔克拉的主力军北上前,拉姆斯对前线大营的单薄兵力和有限的武器感到相当忧虑,虽然军队开拔之后,他马上就发现这支军队的素质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想象——或者说完全不同于他对于起义军固有的“乌合之众”的印象。即使明知要面对的是十倍不止的敌人,这些新起义军的士兵也没有表现出畏惧或者沮丧,他们纪律良好,令行禁止,而且体格强健,力量充沛,跋山涉水不在话下,在长途行军的表现上与同行的卡斯柏人不相上下。 他们甚至还会在行军途中唱歌! 雄壮的歌声惊动了山林野物,也招来了沿途诸多城镇和村庄居民惊异的目光,经过一些接触后,新起义军发现,绝大多数人对来自北方的二十万军队完全一无所知,即使他们的领主早已闻讯逃离。实际上,由于这支气势雄伟的新起义军的来到,人们便将原因归结为是外邦人要推翻国王,彻底统一王国了,即使这些领主在逃跑之前仍不甘心地扔下许多恶毒谣言,但村民和镇民们并没有对这支“外邦人的军队”表现出什么明显的抗拒和憎恨。在通过食物和饮水的交易建立起联系后,有些较为大胆的人还会偷偷询问那些面善的后勤官,如果外邦人成了王国的新统治者,那么他们能否也能像布伯平原上的那些村庄和奥森郡一样不交税或者少交税,能不能也赊借给他们那些高产作物的种子,会不会从他们当中征兵等等。 这样的问题多听一些,任何人都能明白,这个国家有一半已经落入了“外邦人”——工业联盟的囊中,他们剩下要做的只有将那二十万人从自己的地盘上赶出去。毫无疑问,来自联盟工业城的新起义军骨干相信他们能做到,那些紧紧依附着他们的新起义军也相信他们一定能胜利。 这种高昂的士气当然不是来自于对对手的不了解,事实上,新起义军对对手的了解比对手对他们的了解要多得多,也深刻得多,即使拉姆斯当时还不知道这支十二国联军在成军之前就已被联盟所知,但在他加入新起义军后,他就知道他们有一批非常厉害的斥候,能每日都向前线大营——现在应该叫后方指挥阵地——通报三路敌军的即时动向。这种惊人的情报手段加上精度极高的地区地图,他们就好像拥有了一双能够透视战场的眼睛。 在这种视野下,他们可以看到对手的左路大军虽然人数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