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9页 (第1/2页)
水稻丰收、麦子丰收,棉花也丰收,此外,即将收获一些农作物,据说也是长势大好。 去年是灾年,今年却是大丰收! 康熙如何能不喜? 很快,朝廷颁布圣旨,今年十月开秋闱恩科!明年三月开春闱恩科! 不但如此,多地减免赋税的恩旨也接连颁下。各地司农署更是无偿向农人发放各种农作物种子、借农具耕牛,鼓励农耕。 好事成双。 八月底,这两年来,似乎一直被二阿哥的光芒所掩盖的太子,献上了他和侍读们一起编撰的《康熙字典》手稿。 一鸣惊人! 康熙大为震惊,他早就令陈廷敬等人编撰字典多年,谁知所囊括之字数,竟不如太子的手稿广博? 只是双方所编写的字典,却有很多大不同之处。太子所编字典,释义简洁明了,更根据西洋字母改编,统一了汉话读音,于读书识字之人大有裨益。 但大臣们所编字典,更注重每个字的追本溯源,更蕴含了历史文化的积淀。 “太子高才!” “天赋异禀啊!” “如此储君,我大清之幸!” 内大臣们一个个面露崇敬之意,对着康熙大夸特夸太子的才华和心性,并表示有了这份手稿,对他们编撰字典会将大有助益。 不料康熙经过深思熟练,还是决定将太子那版手稿校正后率先广为发行,低价卖予天下读书人。 既能让更多人较为容易识字,又能统一汉话发音,不能叫之埋没! “列位臣工所编字典仍当继续,不可输于太子之拙作啊!” 负责编撰字典的几个大臣顿时压力山大。 有了如此大功绩在身,太子出阁讲学的日程被迅速排上日程,太子手头上办官学的大事,也变得十分顺畅起来。 这日,他特意拿一大笔钱,请五弟胤祁做一桌好菜,请额娘和胤礽吃饭。 桌上只有他们母子四人,胤祜开门见山:“此次字典之事,多谢额娘和四弟的相助,胤祜感激不尽!” 其实他一直在忙办官学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字典?是额娘找到了一些孤本,四弟胤礽帮忙整理出来的。 可是两人却一致决定,将字典给他献上去,他觉得受之有愧。 “都是一家人,大哥说的哪里话?”四阿哥胤礽笑道,“只要你好,我们都好啊。” 太子胤祜看着他,心情有点复杂,“四弟大才,丝毫不输我与祁儿,为何不……” 胤礽:“低调低调,嘿嘿~我还小,才不想被汗阿玛盯住呢,这样就不能随心所欲想研究什么课题就研究什么了。” 胤祜一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