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5页 (第1/2页)
几个造船厂一起努力, 输送出更多的战舰来。 这也是为什么, 陈霖建造了数个造船厂, 并且还开办培养人才学校, 经过几年的时间,总算是有点进展。 不枉费他在全国各地开办培训学校,培训初级工匠相对简单一些,只是越高级别, 那就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还有就是总结老一辈工匠的经验。 陈霖那都是砸重金,让那些人倾囊相授,否则哪有这么大公无私的人。 只要银子到位了, 就没有什么不能的,甚至连人养老都一起准备了。 光是陈霖在钱塘的培训学校,里面就有几十个有经验的造船大师傅共同传授, 他们总结起来经验,里面还有陈霖在现代学到的知识,一并传授。 他的培训学校不要学费,毫无保留的传授技术,唯一的要求便是合格毕业后,进入造船厂工作。 就是有这样的存在,那黑骑军的战舰才能被建造出来,这是数千人的智慧劳动的精华。 陈霖倒是不担心,他那培训学校的人训练出来后,被别人摘了桃子。 开玩笑,谁敢? 他的造船厂那是皇帝投资的,差不多跟官方一样的存在,哪个商人,敢来横插一手,莫不是想要挑战皇权? 这也是陈霖觉得这个时代比较方便的原因之一,只要是在太平盛世,皇权无人可以撼动,哪怕现在的皇帝还年幼,只要他和小九还在,当然了,还有八王爷等一派的保皇成员在,就没人能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乘船一个来月,在登州上岸,再转乘内陆的船只,也算是比较折腾,这要是换了现代,最多也就是搭乘了一趟飞机的事。 在古代待的时间越久,越是想念现代的交通工具,也不知道,他需要多久,才能实现交通自由。 水电都还不自由呢,就想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 比起原本的大宋生产力,陈霖的干预后,提高了十倍不止。 一个人能创造十倍的财富,他也没只管自己发财,挤兑的别人都倒闭了,那没有必要。 像纺织业,整个大宋的需求量非常大,每个大宋百姓,一年总要置办几身衣服吧,加上陈霖的带动下,不少地方的百姓生活水平早已经提升了不止一星半点。 百姓手里头有银子了,自然愿意给自家添置新的东西,谁不希望过更好更舒适的生活,比起城里,反倒是乡下的房子,建造的更加舒适,在汴京城外,随处可见的都是两层的白色小楼,陈霖的建筑队,专门接在乡下建房的活。 以前的泥胚房,如今都变成了砖瓦房,主要是价格不贵,一般百姓家庭,攒个一两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能建了。 在城外有亲戚的汴京城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