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页 (第1/2页)
教授露出几分兴趣。 “我自己有种田,种的还挺杂的,而我最近在栽培红薯,可是结果怎么也不能如我意,为此,我做了好几个对照组.......” 沈之衍劈里啪啦就是一通讲述,跟这种专业的人都不用说客套话,他多讲一些自己做实验时遇到的难点,他就多点头一次。很快,两人就畅通无阻地沟通了下去。 “所以你设置了三个对照组进行土壤对红薯研究,那你是怎么具体测定三组实验组的呢?” “这方面我有采购实验仪器,可以分别进行土壤养分,重金属,酸碱度以及吸水率测定,此外在空气管理方面,我也有一套专业的空气循环装置,随时控制和检测空气中氮氧元素含量,保持恒温状态......” 其实土壤的检测有系统就够了,但沈之衍为了打消其他人的疑虑,干脆重金购买了一系列设备,这种花钱不是钱的态度直让系统感慨自己找了个好宿(金)主。 就是他面前的教授也为他的“慷慨大方”震惊了下。 “作为种植方面的初学者,我很想参观老师的实验室,或许能给我启发,不知道可不可以。” 沈之衍终于提出今天的重要目标,他脑中虽然有系统提供的庞大数据库,但一个人瞎搞总是有点寂寞,可能他也到了想要与人交流,互相进步的阶段。 “可以。”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了。 “我很欢迎有农业爱好者来参观我们的试验基地。” ...... 林教授带他去看的是学院后山的一块种植基地,林教授表示:“这边的土地都是商业用地,我们的试验基地主要是在乡下。” 沈之衍表示:“明白的明白的,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地就是了不起。” 5月的季节,田里的水稻还是青色一片,但已经可以看出,等金秋时节到来,这里该是多么美。 教授边走边向他介绍: “虽然目前我国水稻技术有了显著发展,但作为人类第一贮存粮食的水稻研究在短期内是不会停止的,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分子设计育种,改善水稻的抗病性,丰产性,同时在营养结构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进行调整......” 一大片水稻随风摇摆,那分明没有味道,但存在于人类血液中对粮食和丰收的渴望让沈之衍不由地从心底生出一股满足。 “我们每天都有天记录水稻的生长变化......哎,展航,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稻田里,一个男生直起背脊。 他看着高高瘦瘦的,脸很年轻,闻言就喊:“师兄们去吃饭了,我留下来看守。” “啊,对,快到晚饭时间了。”林教授一听是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