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8页 (第2/2页)
答案,却还是否定。 “我们《临海之声》是面向大众的媒体。之前你做的那两期报道大约也能算是为社里拓宽了受众群体,但第三期你显然没把分寸感掌握好。” “我的分寸感怎么就没掌握好了?” 如果是换在平时,陈锋是不会和自己的上司这么说话的。 但这一次,她显然是觉得既不甘心,又不服气。 “首先,我没在报道里进行煽情,凡事我都力求一个实事求是,而且……” “你的这期报道,切入角度的分寸没掌握好。” 主编摘下了眼镜。 在这一刻,他看向自己手下这名得力女将的目光已近乎严厉。 “你为什么非要把我们《临海之声》搞成女权斗士的形象呢?你知不知道媒体吃女权饭的这顶帽子一旦戴起来了,就很难再摘掉了?你这的这期报道一发布出去,我们社的路,就会给走窄了,把阳关路走成了独木桥。” 面对这样的指控,甚至是指责,陈锋感觉满肚子的委屈。 她想说,我的这份报道怎么就能把我们社给整成“女权斗士”的形象了呢? 我这不就是实事求是地做了个跟踪报道吗? 难道因为受害人都是女的,搞事的又都是男的,我就不能把那几个女孩放在一起,做个专题报道了? 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我也就不能提她们的受害经过和谣言扩大的过程了? 不然,我就成了“吃女权饭”的了? 主编说的这碗“饭”在哪里,她没看到。 但这个男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却是让她意识到,如果她再执意和对方争执下去,社里恐怕就要没有给她吃的那碗饭了。 于是心里那些话,就全都没有说出来的意义了。 . 火锅的“咕咚”声依旧还在单鸣明租住的这间公寓里响起着。 单鸣明给陈锋烫了两块毛肚,给她夹到碗里。 “那你喜欢你做的这三期报道吗?”她一边吃着碗里的牛肋rou切片,一边这样问道。 “我喜欢啊!我真的特别特别的喜欢!” 在单鸣明这里,陈锋心里的那份不甘终于得到了诉说的空间。 真的,她真的太不容易了。 以至于她一开口,就哽咽了起来。 陈锋愤愤地拿起一整包抽纸,擤起了鼻涕。 她说:“入行这么些年,这是我做得最有激情也感觉到最不一样的系列报道!我觉得我就算是赔钱去做,我也要把它做得不留遗憾。” 在自己最好的朋友这里,她又说起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她在做这三期报道的时候找回的,“梦想感”。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