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家植物园风靡全星际 第163节 (第2/3页)
么节目的心情都没有了。 第163章 163株龙头草 来到镇上,到处都热热闹闹的,不过里面有很多熟面孔,一看就是植物园的常客。 在这个氛围下,姜一树对于自己要成为故事主角这件事也慢慢释怀了。 反正他不说,别人又不知道他就是神树! 一期改造非常成功,主要街道上的店铺全部旧貌换新颜,屋顶用木质结构做了造型,门窗、标牌全部统一。 没有一股脑扒了重建,而是在原本的房屋基础上该修缮的修缮,该替换的替换。 一眼望去,整齐划一的深棕色古典屋顶、看的人赏心悦目。 每家屋顶又朝下悬挂了一面彩色旗帜写着自家经营的产业,在统一的房屋建筑中,又冒出一些自己的特色。 恍惚间像是回到了民国时期的商业街。 走近后,姜一树发现房屋两侧的白墙上,花了壁画。 离他最近的壁画是一片荷塘,视野最中心的地方,亭亭玉立的长着一朵并蒂莲。 怎么看怎么眼熟,姜一树饶有兴趣的跟顾雪渊撞撞肩膀,他小声问道:“大雪,那里是不是画的清荷湖呀?” 其实他能认出来主要是因为这副壁画展示的是植物园刚开时,他费劲心思才催生出那么几株并蒂莲时,一隅荷塘的景色。 当时他为了成功催生并蒂莲,在画面同样的角度站了整整一个下午。 这个画面几乎都要烙印在他脑海里了。 顾雪渊回忆了一下,“木林森建筑设计工作室的黄总监来买过照片授权,大部分壁画都是从我们微博上扒下来的,小部分是在超话里淘的。” 姜一树走近一看,壁画底下的创作说明果然说了取材于千树镇植物园。 他满意的点点头,这何尝不是在反向给植物园打广告。 植物园的景色是按照季节慢慢变化的,走过春秋,脑海里就会遗落冬夏。 像这样的隆冬从千树镇路过,还能看见绽放的荷花,感觉还挺新奇的。 今天是千树镇重建后第一天开市,店家们卯足了劲儿的发挥。 又是吆喝,又是请人品尝自家店里的东西,搞得习惯了主动觅食的植物园游客无所适从。 几个up主举着摄像头开直播,一会儿被吸引到这家店,一会儿又被吸引到那家店,忙的不亦乐乎。 姜一树在街边要了一份烤红薯,是白瓤红薯,拿火炉烤的。 跟植物园里加了芝士、果酱的精致红薯味道完全不同,带着明火特有的焦香,而且白薯没那么甜,沙沙面面的、他非常喜欢。 卖红薯的大爷生意很好,一脸的喜气洋洋。 认出姜一树后,他死活不收钱,一边给顾客包红薯一边给他自我介绍:“园长不认识我,镇上人都叫我王老汉。我之前是干泥瓦匠的,年纪大了不能爬高上低,所以闲下来就给地里种了些红薯。 这玩意好种啊,地里埋一块红薯疙瘩下去,秋天咕噜噜能结一大串呢。 本来以为今年只能吃红薯过日子,没想到我们镇改建、来了这么多人。我就亲手用三轮改了这个烤红薯车,没想到一早上的功夫,抵得上我之前当小工一天的进项。 我王老汉知道,这些人对一个小镇根本不感兴趣,是看在姜园长面子上才来逛一逛、玩一玩的。所以我的顾客全部都是姜园长带来的,我没给你交摊位费,你哪能反过来给我钱呢?” 姜一树吃着烤红薯,心里一暖。 这位大叔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