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页 (第1/2页)
数月前,自从她在中州发现了那两封信,她便已经隐约猜到了当初齐昌林与她和离,兴许是逼不得已。 而那些在中州寻她的人,要么是冲着那两封信来的,要么是冲着她来的。 她回来盛京,一方面是为了护住宏儿,另一方面,是为了还九年前齐昌林本该还给这世间的东西。 离开侍郎府的那日,她同齐昌林说过,此生不见。 她心底到底倔着一口气,等着齐昌林亲自来寻她。却不想,先来寻她的会是朱毓成。 余秀娘说完那话,便下了马车,回去屋里取出那羊皮袋,将那三封信交与了朱毓成。 “三封信,银票我是看得懂的,但那两封用番文写的信。我却是看不懂,朱大人既然来了,便替我看看,齐昌林那杀千刀的九年前是不是做了有背良心之事。” 朱毓成缓缓展开那两封信,足足看了两盏茶的功夫,良久,沉声道:“这是九年前康王与首辅凌叡通敌之信,一封出自北狄太子之手,一封出自南邵皇帝之手。信中他们答应会竭尽全力助康王顺利登基,但条件除了岁银,还要两个人头。一是霍将军霍琰,二是定国公薛晋。” 余秀娘面色一白,攥紧双手盯着朱毓成,道:“所以七年前,齐昌林……” 朱毓成静默不语。 余秀娘咬咬唇,饶是心里已有了猜测,可当这真相血淋淋地撕开在她面前时,她还是忍不住遍体生寒。 从前在银月巷时刻揣着刀,被旁人怎生辱骂都不曾红过眼的虞大娘子。 此时此刻忍不住红了眼,颤着声音问:“朱大人可否给我一些时间,我让那杀千刀的亲自将这两封信送到你府上。” 朱毓成静静望着余秀娘,知晓余秀娘此举,大抵是为了保住齐昌林一条命。 窗外旭日东升,和鼓大街的小商户一家紧随家,拉开了门闸做生意。 吆喝声、说笑声由远而近。 就在这朝气蓬勃的市井声中,朱毓成将手中的信纸折好,放回信封里,一并将那羊皮袋还与余秀娘。 “还请秀娘子同淮允说一声,本官在府里恭候他大驾。” - 秋风瑟瑟。 明明白日的盛京,气候仍是暖的。可到了夜里,也不知为何,那白日里还带点儿暖意的风不自觉地多了些肃杀之意。 小月望了望院子里被风刮落下来的黄叶,忽然听得“吱呀”一道开门声,回头一望,便见余秀娘面色平静地从厢房里走出来,对她道:“走吧,随我去借辆马车,我们出门一趟。” 余秀娘才刚坐上马车往尚书府去,何舟便收到了暗卫递来的消息。 他望了望此时渗着昏黄灯火的主院,到底是没有上前去禀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