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5页 (第2/2页)
怎么可能安分的按照美国人打造的体系行事呢? 囤积居奇,伦敦金市的价格上涨,在60年十月时, 高达40美元/盎司。 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你从美国那里按照35美元/盎司的官方价格购入一千克黄金,转手在伦敦金市交易出去,那么你就能赚至少一百美元。 如果是一千千克,一千吨黄金呢? 那么你至少可以赚十万、一亿美元。 二战后的超级强国美国怎么可能让黄金虫在自己头上蹦迪? 美国当即联合欧洲七国成立了黄金总库来抑制伦敦金价。 事实上,在黄金总库成立的最初几年,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彼时从苏联和南非流出大量的黄金涌入伦敦市场,伦敦金价并没有太大变化。 当时间来到1965年时,外界的黄金供应下降,黄金总库开始发挥它的作用,美国作为老大,自然流出最多的黄金储备来稳定伦敦金价。 这一流出数量是惊人的,到七十年代初美国金库的黄金储量减半,国库里只剩下不到一万吨黄金。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国际收支连年逆差,接连的美元危机让35美元/盎司的官方市场价格不再稳定。 最先预感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将会崩溃的法国总统,在65年时就使用美元储备,从美国那里购买三千万吨黄金回国。 法国人擅长的不止是投降,在财产保护上也有属于他们独特的敏锐。曾经运出三千吨黄金,如今又买了回来。可谓背刺美利坚第一人。 短时间内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让美国十分头疼,美国不得不采取办法。 一方面要求英国方面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另一方面决定不再按照官价向黄金市场供应黄金,黄金总库解散了。 这意味着伦敦黄金市场的金价不再可以自由波动,黄金比价制出现了。 可这并不能挽救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进入到七十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逐渐与黄金脱钩。很快美元两度贬值,欧洲各国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黄金官价彻底取消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远在亚洲的中国对外贸易部的李副部长,正是看到相关新闻以及伦敦黄金市场价格波动的报道,这才做出了判断,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际,完成了被后人称之为史诗般的黄金大抄底行动。 但这还不够。 光给政府挣来黄金储备哪够啊。 没了外汇怎么去引进国外的生产设备? 对外贸易部还有后手,那就是针对黄金市场的起伏,频繁交易赚差价。 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外汇增值。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