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绑架李世民_第一百三十二章北京二锅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北京二锅头 (第1/2页)

    考试第三天,谁若是做完了试卷,就可以提前交卷。

    直到傍晚,学子们鱼贯而出。

    有的仰天大笑,信心十足。

    仿佛进士及第已成定局,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有的低头锁眉,面带绝望。

    这一次科举考试,不按套路出牌啊!

    让我们解析帝王诗?

    谁特么敢在这种敏感的诗上,胡乱解释?

    不仅要小心避免涉及到谁,还要逐字逐句的斟酌,唯恐被谁曲解了意思。

    这一张试卷写完,脑细胞就全死了。

    最后竟然是关于战争的策论。

    出题的人怕是傻逼吧?

    我们来考进士,不是来考将军的!

    还有的学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反正上面有人,这一届的公子哥多,背景比不过,那还有下一届。

    下一届不行,还有下下一届,总会有出头之日。

    再不行,可以在家啃老本嘛!

    终究是前途无量。

    褚天意中午的时候就交了卷,提前离开了考场。

    实在是因为考场上提供的干粮,硬的跟石头一样。

    他已经把试卷做到了极致,至于能否中了头名状元,就要看李世民的选择了。

    天下士子之多,总会有真才实学之人。

    不能因为你是穿越者,就把别人全都当成了傻逼。

    最终能进入前十名的学子,其实都在伯仲之间。

    李世民想要选谁,谁都无法非议。

    现在就怕李世民这个货,到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搞的大家撕破脸。

    “系统,对于其他考生应试的检测如何,我能不能得中进士?”

    “叮,系统通过分析对比,仅以成绩而言,宿主可中状元无疑!”

    “哦?你这么确定?”

    “叮,明经一科,唯有宿主一人,全部回答正确……”

    “叮,诗赋一科对于诗的解析,由系统查的度娘,所作帝王诗,仍然用的千古流传之诗……”

    “叮,文章一道,尽得现代媒体瞎几把乱写,却又让人无从反驳的精髓……”

    “叮,策论一篇,可惊天下,考场众生,无人能比……”

    “系统,有点夸张了吧,明经科目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怎么可能只有我一人全都回答对了?”

    不管在哪个时代,肯定有那种用功至深之人。

    这些人可能脑袋不太灵光,一些动脑的题目,钻研的很慢。

    但是他们用功啊,都说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肯定是天下无敌。

    大唐士子这么多,即便有大部分是世家子弟,都是来混成绩的。

    可那些走到科举尽头的寒门学子呢?

    必然有真才实学。

    “叮,考试学子中,有三十二人仅错一题。”

    “等等,难道是……”

    “叮,与蠢者同行,易同也,与智者同行,易智也!”

    “这特么……”

    褚天意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要是这么说,那我就无法反驳了。

    城郊小院。

    李世民坐在方桌的正位上,腰板挺直,一本正经。

    长孙无忌坐在他的右手边。

    李靖坐在他的左手边。

    程咬金坐在他的对面。

    张宝藏和程咬金挤在一起。

    刘弘基躲在墙角处,低着头,毫无存在感。

    褚氏和红拂女躲在厨房,嘀嘀咕咕。

    长孙皇后看着十分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