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大唐要大力发展基础建设  (第2/2页)
兴衰,大家都觉得大秦灭于暴政和苛政,以至于忽视了律法的重要。”    长孙无忌很是赞同李世民的话。    “陛下不必以法家来治国,但是却可以以律法来治国,臣建言,大唐的律法可以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要昭告万民。”    通过蒙毅和公子扶苏还有王承恩这三人的讲解,长孙无忌知道仙师似乎最为注重依法治国。    大宋的包青天可是时长被仙师拿来做典型。    倒是熟知大宋历史的赵构,也怀疑自己这祖上的历史,是不是被修改了。    那个包拯,真的有仙师说的那么高风亮节,那么的邪乎吗?    “明朝有一个锦衣卫和东厂,我大唐有刑部和大理寺,倒是也算是相得益彰。”    李世民想了一想,觉得不直接以法家治国,却也可以加强刑部和大理寺的权柄。    “律法的确需要修改,当初仙师点化朕的时候,就说过,律法的存在就像是一把刀,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告诉他们,不能违法。    如今大唐的律法还是太过浅薄了,不过,真要是开始修改,那就不能只有那些大儒来修改。”    李世民喝了一杯茶,看着长孙无忌,说道:“下一次,朕亲自请教仙师。”    长孙无忌自然是赞成。    知晓过去和未来的仙师,必然会有一个很完美的律法。    “至于墨家,如今大唐的工匠比较多,陛下只要是稍微奖赏一下,那些有功劳的工匠。    想来会有更多的工匠愿意为陛下修建都城,也会有更多人愿意成为工匠。”    长孙无忌再一次建言道。    他的这些想法,其实已经和李世民心中的一些想法,有一些不谋而合。    毕竟他们两个人都是进入过民宿,和始皇帝等人一起接受了楚风的指点。    然后他们又坐在一起论道。    这收获都是差不多。    大唐的图书馆,吸引了天下很多学子前来长安求学。    也就让长安城的人口一下子增多了不少,这个长安城的市场也就更加活跃了。    这就是经济效益。    更是人口红利的表现。    对于这种变化,其实很少有人能够感觉出来。    那些个长安城内的商贩,顶多就是觉得最近的收益好像提高了不少。    而大唐的造钱官署也在加急印造钱币,因为铜制的通宝,需要很多铜,这速度再快也快不了多少。    要不是因为有了琉璃工厂,再加上如今的图书馆,激起了水花。    大唐怕是要出现通货膨胀了。    有钱的人,把通宝一箱子一箱子的放在家中储备。    没钱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没钱。    “长安可以建造外城了。”    现在的长安城,已经扩建了一次。    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长安城已经出现了人挤人的现象。    而根据仙师的指点。    想要发展和建立一个盛世。    就要看都城的大小。    而作为一个皇城,那是天下的中心。    应该成为中原最大最大的都城。    这就相当于是从中间开花一样,让皇城成为一个经济命脉的中心。    这样一来,这些皇帝在楚风这里得到的一些工业,也会很快建立起来,然后辐射到各地。    杜如晦和房玄龄坐在李世民的面前,听到这位大唐帝王的话。    多少有一些不明白其真正的用意。    “陛下,这修建皇城,可是需要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以如今户部和工部来看,怕是有些撑不住。”杜如晦说道。    李世民高深地说道:“无妨,朕得始皇指点,仙师有言,有一策,可利国利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