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宋的关键是要坚挺  (第1/2页)
    教这些皇帝种田。    是楚风前不久想到的一个点子。    以大秦和大唐的稳定来看,他们大力种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急于扩张的最后,只能是内外不稳。    本来综合国力都不行,还要强行征战,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为什么大秦最终能够一统六国,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六世的帝王积累出来的国力。    为什么大唐贞观之治到武周之治,再到开元盛世?    这也是因为大唐的几位皇帝都在大力地稳定自己的统治的同时,也在稳定整个王朝。    百姓得以再这样稳定的环境之下得以生存和发展。    看看大唐发展民生做了什么?    其实并没有做非常好的仁政出来,机会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发展。    也就是各地有了叛军,那就要平叛。    地方上出现了什么事情,就需要人去平定。    除此之外,还是一样的赋税以及徭役,用最底层的百姓养着很多很多人。    “以大唐如今的情况来看,其实也要发展,作为帝王,不仅仅是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其实,你们也掌握着百万甚至是千百万的百姓的粮袋子。”    “你要是让他们吃不饱,那他们只能是推翻了你,换一个皇帝。”    “看起来,这历史的长河之中,所有的百姓起义最后都被镇压。”    “可是却也算是成功了。”    “乱世出枭雄,他们的首领没能当上皇帝,可是这个皇帝也的确换了一个人。”    “每一个新的王朝,总要施以仁政,好平定各地百姓,让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安定。”    “这其实也是百姓想要的结果。”    楚风在以另外一个角度,向这些帝王说明了百姓的重要性,说明了民心的重要性。    在这一方面,这些帝王的理解就便的有一些薄弱了。    他们总觉得自己掌握了大军,那就掌握了兵权,就不可能会被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给推翻了。    要让楚风系统性地一步一步给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让始皇帝如何建立一个繁华盛世。    让李世民如何使得贞观之治变成贞观盛世。    说实话,他是真的不太在行。    脑海里面完全就没有一个那种非常细致以及具体的做法,那种真正的治世之能臣的思想。    不过嘛,他可以把这几千年的文化积累,直接输出。    始皇帝、李世民这些帝王,肯定会有一些收获,也肯定会有一些想法。    现在的大秦,不已经有了一个丰收之年。    就算是始皇帝死了。    想来也不会再二世而亡了。    后面的那个扶苏,在这样的熏陶之下,他的心中也就很难保持一种中庸的思想。    更难让自己这个储君之位,就直接拱手送人了。    “大唐的疆土要比大秦多很多,一个江南之地和东北的平原之地,绝对可以开垦出来。”    “这里就可以作为大唐的粮仓,直接分给那些农户世代所有。”    “当农户多了,分的田地多了。”    “他们耕种出来的粮食也会变多,官府再出面收购,然后以脱粒机来脱粒,变成一颗一颗白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