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个国策不是皇帝说了就算  (第1/2页)
    大唐的科举考试在楚风这位“仙师”的威慑之下,才得以兴办起来。    要知道这大隋的灭亡,其中就有着科举考试的原因。    在这一点上面,隋炀帝算是开了一个先河,成为了后来的王朝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    只不过,任何的改变都伴随着流血牺牲。    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度,凡是想要进入朝堂当官的,除了军功,也就这一条路了。    以前是什么?    举孝廉、世袭制、官员的推举制度等等。    这对于八柱国,对于那些贵勋来说,简直就是福音,也是他们能够让自己的家族壮大的基础。    可是隋炀帝却废除了这些个制度,让所有的学子都要参加一场考试才行。    大唐最开始并没有继承这个科举制度,等到了后来,才实行这个制度。    但是远远没有宋明时期那么的完善,并且那么的严格以及大受欢迎。    科举制度就是一个让寒门弟子有一个翻身的机会。    却也让世家这些弟子断了一个上升的门路,对于世家而言自然有一些损失。    但是仙师点化,李世民的态度非常坚定,朝中的大臣有着一大半都在支持。    不光如此,那弘文馆的学士,也都是表示支持这个制度。    如今,李世民又在借助这个仙器观赏大会,提出了举办武举的制度。    这就相当于是给更多的寒门弟子一个上升的机会。    毕竟武举就相当于是一场战争一样,武举获胜者,必然会进入军中,成为一个副将。    “武举好啊!”    程咬金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这个提议。    “我就非常赞同仙师说的话,君子六艺便是要人能文能武,而不是成为一个文弱书生。”    大唐这个时候其实还是比较崇尚武力的。    学子们游学的时候,都能够随身佩戴宝剑或者是匕首之类的。    拔剑四顾心茫然。    只有到了大宋的时候,开始重文轻武,说什么士大夫治天下。    完全就是自掘坟墓。    要不是那时候的北方的夷族发展也是非常的弱势,估计这个士大夫治天下的制度,早就被打脸了。    看看大宋自开国之后,出现了几位名将?    又扩展了多少疆土?    连燕云十六州都给丢了。    再看看大唐,还能够东征西战,后来的李治和唐玄宗,也能够挡住外敌。    只是这玄宗最后的确是老眼昏花了。    程咬金说完,看了看在座的人,特别是那些个世家之人。    “如今,大唐立国也不过几年,虽以平定了突厥,但是根据历史来看,我们做的并不够好。”    又抱拳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臣以为是时候把仙境之中仙师所言的这个大陆的情况说出来,好让大家明白,我们如今也不过是一个井底之蛙而已。”    井底之蛙这个词,是当初楚风在说这个大陆有多大的时候,顺嘴说出来的。    后来,就被嬴政、扶苏这些人给学会了。    李世民并没有在知道自己脚下的大陆有多大之后,回来就宣布了这个结论。    他想要一步一步验证,在得到了一些证据证明之后,再提出来。    这个时候,才有说服力。    但是现在程咬金提出来了,想来,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可。”    程咬金施了一礼,转身对所有人说道:“我们脚下的大陆,它很大。”    “从长安到极北之地,如果是人来走,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    “大唐其实也不过是很小的一片陆地而已。”    “在西边有一片莽荒之山地,穿过了这一片山地,就会是一个更大的平原。”    “那里有一个叫做波斯、拜占庭、罗马等更加强大的帝国。”    “在东边,有一个小岛,岛上便是我们见到的遣唐使,这里遍地是金银。”    “再漂洋过海,会见到一个更加原始,并且非常广阔的大地,这一片大地,比之大唐的疆土要大很多很多。”    在程咬金的叙述之下,所有人都是不敢相信。    原来大唐并不是天朝上国,也不是这个大陆的中心,原来这才是他们所在的真正的大陆的全貌?    “仙师有言,我们所在的地方其实是圆的,祂就像是一个藤球。”    “后世人,也就在西方的一个强大帝国中,会有一支海商,他们从西方海岸出发,一直向东航行,最后又回到了那个海岸。”    崔少楫大呼,“这不可能?!”    “是啊,你这说的,也太过离奇了!”    “老程头,这怕不是你自己编的吧,这要是个圆的,那为何我们能够站在这里,而不是掉下去?”    程咬金立即指着那个人,说道:“你问得好,仙师说,这是因为有人以无上法力,创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