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九章 兴教育  (第2/2页)
的结果,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誓死追随。    这才有了今日的朱元璋。    可以说,这一番豪言壮语,立即让邓愈等人感动不已。    他们以为朱元璋会是那种狡兔死、走狗烹的帝王,会疑心他们。    谁知道,朱元璋竟然还记得他们当初的出生入死。    实在是太感动了啊!    蓝玉看着邓愈等人,直接就对朱元璋跪下来了。    君臣来了一个感情戏。    顿时让他酸的不行,却也连忙一起跪下,对朱元璋感恩不已。    说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之言。    再然后嘛。    蓝玉在训练的时候,就会被朱元璋找出来不少的小错误。    做了不少的俯卧撑。    这一下子。    也让邓愈等人明白,这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兄长,而是大明的帝王。    这样的训练进行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    这才让邓愈等人完完全全地掌握了这样的训练之法,接着便是往下。    一级一级下来。    整个京师的禁军、三千营和神机营。    在学会了队列。    也是半年的事情。    而朱元璋也在三个月后,再一次进入了仙境。    这一次回来。    带来了可乐。    然后,朱元璋便开始想要在金陵办太学。    这个太学不同于学社,而是一个可以容纳一万人的大学府。    这还不算什么。    他还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四书五经这些,早已经被崇祯皇帝证明,完全就是一个糊弄皇帝的科考规矩。    官员们学了四书五经,又有什么用?    该贪墨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手软,该投降的时候,他们也绝对不会硬气一下子。    该欺负百姓,那还是照样欺负百姓。    关键是,熟读四书五经,连唐诗宋词这样的文集,很多官员连读都没有读过。    就是崇祯皇帝自己,那也是进入了仙境之后,才开始慢慢地阅读其他的书籍。    这永乐大典,他都开始慢慢地读起来。    读了之后,发现里面真的拥有着很多很多他不知道的知识。    所以朱元璋也准备让天下士子一起,想办法编撰一部洪武大典出来。    以后就按照大典里面的内容举行科考。    这太学里面,也要设立军事院。    用来支持武举。    对于建立太学这件事情。    百官们是没有阻拦的。    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按照皇帝制定的规定,在太学里面求学的学子。    都有可能进入地方上为官。    而参加了科考的,会按照成绩,从从六品开始任职。    第一名的,直接进入六部。    这样的科考改革,对于他们的后辈来说,那也是福音啊!    谁也不能断定,自己的后辈就能够通过科考,再加上,还有不少世家大族的人,那都是没能考上。    最后连捐官都不行。    这也是一个机会啊。    太学的建立,对于大明的朱元璋来说,那就是一个以后的人才库。    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寒门子弟,只要是谁有能力,谁能够治理好一方百姓。    那他就可以慢慢地升官加爵。    如今,每一年都会有吏部还有御史以及都察院分组,对三十多省的官员进行考察。    这样的考察,会有两次。    用来提拔地方上的官员,并且还有一定的赏赐。    总之。    把心思放在了基础建设,还有制度改革的朱元璋。    要比把心思放在了猜疑和朝堂权术的朱元璋,那要好很多。    对于大明而言。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