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四节 榜墙 (第2/3页)
混日子态度的学渣废物,也会在这个时候变得勤快无比,早早来到这里等候。名次前后当然与这些人无关,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看看旁边的女榜,看看女学里是否有自己看中的女子?若是对上了眼,少不得回去以后就赶紧遣人提亲。 权贵女子都养在深宅阁楼,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得见真人。媒婆那张嘴可以把死猪说成活美人,珠圆玉润的女子其实身材痴肥至少重达上百公斤,扶风细柳的女子真正就是常年药罐子传染病原体说不定还有家族性遗传绝症。至于唇红齿白之类的说法,那就一定要注意,对方说不定有着喜欢嚼食槟榔之类的习惯。京师当然没有这类东西,岭南那边的人才会喜欢这种果子。按照常理分析,对方家族说不定祖上曾经被发配流放,只是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才把这些事情隐瞒下来……总之,权贵都很精明,很容易从微小之处发现其中端倪。能够把族中子女送进国子监,本身就是权力和财富的综合象征。只要在大考发榜之日看到对方女子模样,也就可以确定自己今后人生的另外一半究竟是谁。 男子对女子尚且如此,女子对于男子有何尝不是这样? 其实很好理解,女子也希望找到一个门当户对,英俊潇洒,见识不凡的郎君。当然,对方究竟是“狼”还是“郎”?只能通过女子双眼自行判断。帅气的家伙不一定就是好货,说不定多年以前就肾透支精力不济躺在床上就是个废物。丑陋的家伙说不定家财万贯七步成诗学富五车。若是没有榜单上的名次作为参考,谁也不会知道对方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学问。好吧!人品什么的暂且不论,没办法,也不可能通过随便看上几眼就能确定对方是好是坏。这种做法其实就跟另外一个世界小升初很是类似。新生入学第一天班主任确定班长学习委员等等大小官员的时候,就是凭着对学生们的第一感觉,还有来自毕业考试的成绩单分数。 古代和现代很多事情一直没有改变。只不过,书生变成了先生,小姐还是小姐。 对于男学和女学之间的那点事情,国子监高层其实早就心知肚明。只不过,谁也不会说破,也不会做出棒打鸳鸯,在两个榜墙之间再修一道高墙,把男生女生分隔开来的残酷之举。毕竟,除了真正想要出人头地的寒门学子,进入国子监的大部分年轻权贵对学业其实没什么兴趣。 所以,每年大考之后的放榜时间,也就变成了国子监不成文的节日。放鞭炮做灯谜之类的活动当然不可能,只是男女都会在榜前前面呆上很久。从清晨到黄昏,然后又是第二天、第三天……这种相互对望,彼此寻找的活动会整整持续一个星期,然后慢慢散去。 曾经有几任国子监祭酒抱怨过,说是这样下去,国子监就再也不是什么国家育人场所,而是真正会蜕化成非正式的婚姻介绍所。然而,国子监祭酒只是一个人,无法对抗数量庞大的权贵集团。后来的事情,也没有演变成老祭酒担忧的局面。学生还是学生,只是无论男女都对异性有着朦胧的好奇和期望。大考过后,学生需要放松,你情我愿之间的偷偷一瞥,也就变得尤为珍重,富有浪漫气息。 杨秋容站在女生堆里,在榜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甲榜,第六名。 这是一个非常靠前的排名。男学和女学都分为甲、乙、丙三榜。其中,甲榜总共只取十名,乙榜一百名。继续往下的三百人,归为丙榜。 至于剩下那些没有名字的人……若是没有登上甲、乙、丙三榜,也就意味着大考分数实在低得令人发指,连上榜的机会也没有。 套用另外一个世界的成绩排列模式,甲榜相当于最优秀的学生,考试分数至少也是九十八分以上。乙榜则是八十五至九十八,丙榜集中了六十分至八十五的所有人。至于那些榜上无名的人,统统都是没有及格的差生、学渣、废物,严重拖拉班级平均分排名导致垫底的坏分子。 国子监当然没有老师找差生谈话,含蓄地告诉你成绩太烂,为了不耽误优等生前途和老师我的年终考核奖金,你还是赶紧找关系转学,或者分流到其它慢班。 大考每年一次,若是没有上榜,从此逐出国子监,再也不得进入。 考虑到学生们的权贵身份,国子监倒也没有把事情做绝。即便是没有上榜的学生,仍然可以得到一份国子监开具的证明文书,表明你在国子监接受过教育,不是什么也不懂的睁眼瞎。 这份文书很重要,代表着你得到了国子监承认。虽然考试分数连上榜的资格也没有,但持有者可以凭借文书在吏部申请官职。按照大楚律令:功勋之后,可凭国子监所发文书,参考个人能力,担当从七品以下的职务。 规章制度之所以制订出来,一是为了让人遵守,一是为了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