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6章】 就职典礼 (第3/4页)
不能以双方满意的条件达成,法国方面不妨单方面提供贷款,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各大列强各有各的算盘,有些是把中国作为主要的外交战场来经营的,比如日本、德国;有些是把中国作为殖民体系的关键一环来处理的,比如美国、英国、俄国;有些是当作一般性的外交场所,比如法国、意大利;更有些只是顺道占些便宜的,比如奥匈、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秦时竹对此很清楚……阅兵的时候,他深为部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而鼓舞,有了这样的部队做保障,中国的复兴是大有希望的,国防军虽然还很弱小,但他们缺的是时间,有了充分的备战时间,一定能够让世界刮目相看。至于自己,则是在保障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来扩军备战,经济和军事是中国腾飞的两个翅膀,缺了无论哪个都不可能实现中华复兴这个总目标。 191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在马背上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 欢庆过后,紧接着而来的就是紧张忙碌的实际工作,11日当天,踌躇满志的秦时竹大总统一口气接连发布七道总统令。当时有人戏称,新官三任三把火,秦时竹却一下子放了七把!: 一号总统令:授权张謇组阁,内阁名单为 国务总理:张謇 副总理:葛洪义 内务部 总长:葛洪义(兼) 次长:陆建章 财政部 总长:梁士怡 次长:熊希龄 外交部 总长:陆征祥 次长:颜惠庆(两者皆无党派人士,为职业外交官,颜惠庆之弟颜福庆属人民党,时任北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国防部 总长:陆尚荣 次长:萨镇冰(国防部为原先陆军部、海军部改组而来,在总统咨文中,秦时竹表示,国防力量拟另外建立国防委员会单独统帅,在政府当中军人阁员不宜太多,陆海军并无单独设部的必要,军人不可担任总理lt;战争时期自然除外gt;,得到议会一致同意) 民政部 总长:岑春煊 次长:于右任(民政部为新设机构,为的是与地方各级民政机关衔接,由于海军部撤销,新设此部后内阁各部总数还是不变,议会表示接受,岑春煊为进步党人,于右任此时已经加入人民党) 工商部 总长:周学熙 次长:禹子谟(周学熙新近加入人民党) 农林部 总长:景耀月 次长:蒲殿俊(前者属国民参政会,后者为进步党人) 教育部 总长:范源濂 次长:黄炎培(范源濂属进步党,其弟范旭东为著名化工专家,时任北方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司法部 总长:许世英 次长:王正廷(王正廷原本供职于海关,后在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研究院深造,1911年因父亲过世而回国奔丧,恰武昌起义爆发,任黎元洪之湖北都督府外交秘书,后又任唐绍仪内阁次长) 交通部 总长:汤寿潜 次长:叶恭绰 二号总统令:根据地方议会选举结果,任命柏文蔚为安徽都督,李烈钧为江西都督、胡汉民为广东都督、蓝天蔚为河南都督、商震为山东都督、孙烈臣为陕西都督,另根据总统职权,正式任命冯国璋为长江巡阅使,督办皖、苏、沪、浙、赣五省军务,王云山为京畿护军使、郭松龄为直隶护军使、倪嗣冲为安徽护军使,卢永祥为江苏护军使,李纯为江西护军使、雷震春为上海护军使、龙济光为广东护军使,徐志乾任热河护军使、夏天方任察哈尔护军使、马瑞风任绥远护军使(后三者所部即将升格为师)。 三号总统令:鉴于秦时竹已当选为大总统,不适宜再担任北疆巡阅使职务,恳请议会批准辞职;同时,鉴于国防体制改革,拟以北疆各省为表率,率先完成军民分治,具体方案为:一体取消所有都督职务,各省设立省长职务以负责民政,设立护军使专管军务,提名瞿文选担任黑龙江省省长、吴俊升为黑龙江护军使;林伯渠为吉林省长、齐恩远任吉林护军使;张榕为辽宁省长、周羽任辽宁护军使(兼);赵戴文为山西省长,杜金德任山西护军使,黄钺为甘肃省长、焦济世任甘肃护军使,柳大年为新疆省长(北疆体制撤销,他的民族委员会主任自然跟着撤销,绥远、察哈尔和热河三地拟改成特别行政区,不设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