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21章】 陆空建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1章】 陆空建设 (第4/4页)

我补充几点。”蒋方震插话道,“按照四总部职能划分,军队教育(包括军内文化教育和军事院校教育)、军纪维持(指军事法院、军法处、宪兵)、军衔管理(校级以下军官晋升,先由总参拟定人选、方案,由总政复议并报请国防总长决定,准将级别开始就要由国防总长报请总统决定了)等都属于总政治部职责,其他两项只是一个制度完善,军队教育尤其是军校教育却是根本性的发展问题。

    原有陆军体制,各省分设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各省有陆军讲武堂、督练公所等,事实证明,这套体制对于军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作用,但更多时候由于水平良莠不齐,纯粹浪费,今后,陆军小学、中学一律废止,各省的军校也予以停办,集中力量进行中央办学。

    初步拟在京城设立国防大学,作为全军最高学府,担负起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校长、副校长由总统和国防总长兼任,以示郑重;拟在保定军校的基础上筹建陆军学院,培养各级军官,中央教导师也安置在保定,主要就是承担教学和新战术演练任务,校长由我兼任,向各国聘请的教官团规模还要略微扩大……为了加快青年军官的培养,经总统特批,白崇禧、张治中、李宗仁、傅作义等30余名军中年轻翘楚,由荫昌副主任带队前往德国陆军学习各项战术。另外,根据陆总长的建议,还准备同时设立一个少年军校。”

    “少年军校,什么机构?”众人来了兴趣。

    “陆总长说,我国孤儿甚多,由于社会福利和慈善不足,往往只能流落街头,衣衫褴褛、境遇可怜、南方尤其为甚(一方面是因为南方人口相对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气恶劣,冬天极冷,不适合流浪)准备在此人群中,择其身强体壮、聪明伶俐之少年加入军校,由国家抚养成人,充作职业军人……好处有三:第一,能在可能范围内帮助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能培养起一支从小就接受系统、严格军事教育之队伍,可以成为国防军的中坚力量;第三,这批人出身孤儿,几乎无家庭牵挂,又由于受惠国家甚多,故对国家、人民必报极大感激之情,一旦有战事,必将奋不顾身,必将誓死忠诚……”这可不是空xue来风,日本军中也有招募孤儿成军的例子,事实证明,孤儿部队作战极为勇敢而且不怕牺牲(牵挂少,受教育时间长)。

    众人皆称善,这倒是个好办法,国防军虽然不可能将所有孤儿都抚养下来,但能解决一部分是一部分吧,他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部分具有“特殊才能”孤儿(比如极机灵,或擅长开锁,或擅长翻墙),后来被国安局招募了去成为特工。

    “与少年军校对应的,还有一项预备军官制度。由于我国文盲率高,军队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虽然军内本身会进行基础教育,但毕竟所得有限,有些技术性质的岗位,如炮兵、地图测绘、通讯、机械维护等,必须由高素质人才担当,预备军官针对对象主要就是面向这批人,凡各大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有志于从军、身体和政治经检验合格者,均在此列。成为预备军官后,可以在不妨害学习的情况下,每月集训数次,每年暑假进行较长时间集训(一般学生只需军训一次),一年总集训天数不少于90天,由国防军发给服装(无军衔,只说明预备军官身份)和部分津贴……”

    “倘若这些人毕业以后不愿意加入国防军而从事其他行业呢?”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但这批人至少接受了军事教育,一旦国家有难,我相信真正的爱国者会义无反顾地报效祖国。”

    秦时竹点头道:“有理,有理!患难之中见真情,就从我个人的立场出发,大学生都是国家的宝贝,我是宁愿一个大学生都不要上战场的,但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为国家做奉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相信同学们的觉悟!”

    总参发言……

    总后发言……

    终于轮到海军发言,萨镇冰冷汗直冒,坐立不安――各兵种、四总部都讲述了很好的规划,唯独海军,唉……他是来诉苦来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