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42章】 铁路建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2章】 铁路建设 (第2/3页)

构建一个大的指导方针和计划。”

    孙中山微笑着说:“我本来的那一份全国铁路的建设计划,谓之10年要修铁路20万里,现在看来,太过于纸上谈兵,五年计划还是要脚踏实地的为好,先听听汤总长的高见。”

    汤寿潜也笑了:“先生的计划,我和总统都已经拜读过了,气魄、手笔都很大,奈何国家羸弱,现在还不适宜全面实施,故而……”

    孙中山摆摆手:“没事,没事,别人一贯叫我‘孙大炮’嘛,说我爱乱放炮,我的计划,就当是乱放炮好了。”众人大笑,会议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其实,孙中山之所以愿意坦率地承认自己计划之不切实际,完全是两个人的功劳――一个是全国铁路协办施肇基,另一个全国铁路建设总工程师詹天佑,他们对于铁路建设不仅富有见识而且更有经验,孙中山终究是个虚心的人,要转变观念也不是太难。

    “五年建设的关键在于铁路干线,交通部拟建设五大干线:即粤汉线(广州到武汉)、川汉线(成都到武汉)、陇海线(兰州到海兰)、满科线(满州里到科布多)、张恰线(张家口到恰克图),五条干线,三横两纵(其中川汉线偏东北往西南方,勉强算横),总长度约18000余里……”

    孙中山心里暗笑,汤寿潜刚才说自己的计划气魄大、手笔大,他自己的计划何尝不也大?但他却不知道,汤寿潜这份计划其实渗透着秦时竹的意思。

    “粤汉、川汉铁路已经动工,但进度缓慢,粤汉铁路全长2200里,分成三段:

    广韶段(广州至韶关),全长450里,目前已修350里;

    湘韶段(韶关至长沙),全长1020里余,只完成了线路勘测和设计,尚未开工,该段铁路地势良好,工程土方甚小,修筑不费力气;

    湘鄂段(长沙至武昌),全长730里,宣统三年动工,原定于五年完工,因革命打断,目前只完工50余里……粤汉路总共完成400里,只占全长之六分之一强,本部以为,如果资金、器材到位,粤汉路五年通车不成问题。

    川汉铁路全长约2800里,自宣统元年动工,目前仅完成可供开行工程运料列车的线路30余里,及尚不能通行工程列车的线路(因桥梁隧道未竣工)80余里。”

    秦时竹大惊:“迄今已经五年,为何进度如此之缓?方才粤汉之缓已让我吃惊,想不到川线尤甚。”

    “禀告大总统,川汉线动工之时,清廷曾以我和原任青龙桥工程师颜德庆两人共同谋划。原本四川、湖北两省对川汉线到底是由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修筑之意见并不一致,直到10月许才达成一致,先从东路开始。我到实地勘探过后,地势极为复杂,我们两人商定先修宜昌沿长江北岸至归州段,长280多里,分十段同时施工。其中以第5段隧道工程最艰巨,当时估计大约三、四年内可以完成。后因革命军起义于武昌,川汉路停止,汤总长方才所言之线路,就是那两年间修筑完成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过错,倒是川路的腐败情形更让人吃惊。”

    “交通部前不久查实,川路股款前后集资约1670万两,直接用于筑路工程上的却很少。成都总公司和重庆、上海两分公司拨付直接用于路工的股款只有67000两,宜昌分公司拨付直接用于路工的股款为650多万两,总计约等于股款总数的40%。”

    “其余款项呢?”秦时竹脸色铁青,面上很不好看。

    “重庆铜元局挪用二百余万两,企图以公济私,意在获利,目前尚未追回。川路上海分公司所存钱庄吃利款项共计140万两以上(称之为倒账),贷与洋行买办陈逸卿的‘利华银行’款倒帐60万两,购买兰格志火油股票485股,计价银852000两。此外,用以在外抵借银两,须公司备价29万余两,方能赎回。”川路公司在上海所存路款共350万两,倒帐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