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65章】 戛然而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5章】 戛然而止 (第2/3页)

被打发回寒冷的英伦三岛去。

    其实,朱尔典同志这份工作真的蛮难做,帝国主义要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以来惯用的是三个招数:军事压力、政治孤立和财政诱饵,但这三个大英帝国过去屡试不爽的法宝在秦时竹面前失灵了。在军事压力这个层面,虽然英国的军力强于中国,海军更是独步天下,但现在已不是1900的时光了,更不是1840的时光,英国佬军事实力的强大并不能确保它在中国战场获得胜利,更何况英国人已通过方方面面的渠道了解到中德之间的军事交流,投鼠忌器!政治孤立原本是非常妙的一步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就是在这个孤立的打击下而难以为继,但秦时竹推翻袁世凯统治,适时推出利益债券并破解“国际协调”后,政治孤立虽然依旧存在但其作用对象却从中国变成了英国自己,这样的作茧自缚恐怕是大英帝国完全所没有料到的;财政诱饵的惨败更是让人大跌眼睛,好端端的善后借款本来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连中国方面都准备签署了,就因为愚蠢的英国佬始终坚持着财政借款使用监督这种屈辱性的条款不松口而造成了最后的谈崩。朱尔典有时候独自一人发呆的时候就会纳闷,为什么中国人比这更为苛刻的条款也接受了唯独监督使用这条不能从命呢?他恰恰忘了,辛亥革命后高涨的民主主义情绪已很难让国民在国家尊严上做出让步,特别是那种象征性的、屈辱性的让步(朱尔典号称中国通,却在至关重要的面子问题上驳了中国人的面子,真是愚不可及),而等到可转股债券的出台,早先还颇有诱惑力的善后借款几乎不名一文。朱尔典仿佛看见法国人在窃笑,嘲笑死板、刻薄的英国人不知灵活变通而马失前蹄。

    为了挽回在华影响的颓势,重新控制住中国,英国方面想起了打冯国璋牌,特别是在西藏问题僵持不下、大不列颠传统利益逐步为其余国家所侵蚀的当口,这一手好牌无疑让人非常羡慕。英国驻南京的领事几乎成为了第二驻华公使,经常往冯国璋这边跑,或是“交换”意见,或是“交流”看法,或是提供政治“咨询”,总之万变不离其宗――扶持新的代理人。朱尔典不仅将其看作是维系自己政治生命的高招,更当作是维持英国在华主导地位的关键。在反复轰炸,轮番上阵劝说,乃至明里暗里暗示冯国璋一旦掌权将会获得来自英国的外交支持、军事协助和财政扶助时,冯国璋逐渐动心了,于是便有了安排鸿门宴这一出。

    但秦时竹根本就没有打算到南京去和他会面,虽然徐州方面按照惯例通告南京方面秦时竹已经离开此地并赶赴南京的消息,但这并不等于秦时竹真的要去南京城。在冯国璋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在火车站焦急等待时,却迟迟没有专列的消息。

    “消息走漏了?”冯国璋心里在犯嘀咕,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同样心怀鬼胎的英国领事也是一副阴晴不定的样子。

    “报……”

    “何事?”冯国璋的心猛然一惊,出事了?

    “专列来电,安徽发生重大变故,总统行程已经更改,在距离南京70里处停车回转,总统已经在卫队护卫下搭乘其它交通工具前往坐镇……”

    “安徽?……”冯国璋喃喃自语,“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传令兵虽然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很好地回答了冯国璋的问题。

    “报……”又急匆匆地跑来一个。

    “念!”有了一丝心理准备,冯国璋不假思索地挥手。

    “安徽通电,都督柏文蔚谓护军使倪嗣冲罔顾国法,一意孤行,已按总统命令相机制裁,要求各部官兵、各处民众勿自相惊扰,听候中央处置……”

    “什么?”冯国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柏疯子真的发疯了?

    这个时候英国人掌握的消息也到了,有人在领事的耳边附着说了几句,领事的脸一下子变成了猪肝色。

    “冯,安徽出事了,柏文蔚控制不了局势,倪嗣冲的手下已占据了全城并发展成乱军,局势比当初张勋进南京还要悲观。”

    “嗯。”

    “另外,根据我们得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