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02章】 日德炮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日德炮战 (第1/3页)

    第四点是英国人相当忌惮的,国际法约定,交战双方无权通过和利用中立国领土,否则就视为对中立国的侵犯。在列强眼中或许侵犯一个小国、弱国的中立地位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在中国日渐强硬的时候,显然不适合去招惹是非的。不然,英国在威海卫直接就有基地,何必要费老大的力气在别处琢磨登陆呢?

    日本一贯骄横,在日俄战争时期根本就不把中国的中立地位放在眼中,这次也不例外。但考虑到现实影响和对华关系,加藤并不能够马上做出决断向中国军队进攻,至少在军部没有明确指示前他不能这么做。何况,根据小英的报告,中国军队似乎已有了妥善的准备和充足的兵力,贸贸然与中国军队正面冲突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思来想去,加藤还是决定带领第二舰队主力来进行炮火试探。

    胶州湾外海,英日舰队主力逐渐汇集,加藤站在旗舰周防号战列舰上(排水量12674吨,航速19节,有254mm舰炮4门,150毫米舰炮10门,鱼雷发射管2筒,舰员732人,舰长丸桥彦三郎大佐。该舰原为俄国军舰,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沉没,次年日军在旅顺口打捞后加入日军舰队。),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德军各炮台情况,虽然朦朦胧胧看不清楚,但并不妨碍他对此进行一番评头论足,分布在周防号周围的则是石见号和丹后号战列舰,日军的装甲巡洋舰(亦称重巡洋舰)磐手号、八云号、常磐号和英军的凯旋号则在几艘战列舰稍前的位置上,他们一方面要承担轰击炮台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要承担万一德军舰队主力从胶州湾突然杀出的战斗缠斗任务。由于德军的严格保密,英日联军并不清楚德军的主力舰队已不在港内,虽然根据以前的情报显示德军舰队实力并不强,但谨慎的加藤还是做了两手准备。至于舰队中的轻巡洋舰、驱逐舰和炮舰等其它舰只,由于炮火威力不足和抗打击能力不强,全部被安排在炮击编队之后、远离炮台火力覆盖范围的海域,用于担任警戒和解除中立国船只武装的任务。

    “报告司令官,舰队阵形编组完毕,可以行动。”

    “给各舰打旗语,保持距离,全速开进,务必集中火力……”

    “哈伊!”联络官遵命而去,庞大的舰队开始朝德军炮台的火力射程进发,编队速度迅速拉大到了15节以上。

    担任炮击任务的军舰舰炮主要有305mm和254mm两种,也只有这两种海军炮才能在远距离对要塞进行攻击和造成显著破坏。德军五座炮台中,最大口径的要塞炮是280mm。德军的280mm(11英寸)火炮是海军的杰作之一,不仅在要塞群中大量采用,在各战列舰中也纷纷可以见到,原因只有一个——德国的铸炮水平高超,其同身管的11英寸炮无论在威力还是射程上都堪与英日的12英寸炮(305mm)相提并论,而且重量和炮弹分布度都较12英寸炮来得佳。德国并不是不会造12英寸炮,但偏偏造11英寸炮与英国抗衡,在火力相当的前提下将节省下来的重量用于防护。故而在一战海战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虽然英军的同级别战列舰无论是速度还是火炮口径都要强于于德国,但在进行一对一对抗的前提下,英舰甘拜下风,特别是战场生存能力上,英舰则远远处于下风。

    对于胶州湾外英日联军大张旗鼓的举动,青岛总督迈耶?瓦尔代克海军上校在收到炮兵观察所的报告后哑然失笑,英国人和日本人想干什么?想用舰炮摧毁炮台么?可青岛炮台经过加固后显得异常牢固,只有在1万米以内用254mm口径的炮弹直接命中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要想造成毁灭性打击,至少需要11英寸舰炮在7000米内或12英寸舰炮在7500米内准确命中。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敌方舰队没有准确的炮兵校正机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