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04章】 滨海炮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滨海炮战 (第3/3页)

“命令炮兵,对准滩头阵地的登陆舰船和辅助舰船开火,15分钟后转移阵地!”秦时竹有令在先,我们不开第一枪,不过万一敌人开第一枪,开第二、三枪的必定是我们。

    国防军的炮兵群早已埋伏多时,滩头阵地的坐标更是心知肚明,一接到开火的命令,立即就将大量的炮火倾泻出去,炮群中的105mm榴弹炮、155mm加农炮虽然不能对战列舰有什么杀伤力,但对付那些薄壳登陆舰船和辅助舰船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这些舰船一方面靠近海岸,机动空间小,便于炮群发挥威力,另一方面也搭载了大量的步兵和器械,击中后战果更大。

    日军报复性炮击刚刚告一段落,国防军的炮火开始怒吼,这次的还击不同于日军毫无目标和准头的乱轰一气,完全是有坐标体系参照,有隐蔽观测哨提供校正的精确打击。一发发炮弹落在滩头附近的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日军舰艇不是被炮弹击中搁浅(水太浅无法完全沉没)或是士兵被飞舞的弹片夺去性命,甚至还有炮弹击中运送弹药的运输舰,殉爆的弹药将周围的舰艇接二连三地抛上空中又狠狠摔落,大量的机枪、山炮、野炮被摔成零件状态,砸落下来的时候往往还能捎带走一些倒霉蛋的性命。在持续的炮击中,滩头附近的海域如同开了锅似的乱成一团,很多侥幸没有被命中的舰艇想夺路而逃却因为慌不择路而相互挤碰、冲撞,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在指挥舰上观战的加藤、神尾等人根本没有预计到国防军居然在劣势情况下还敢还击,这太不符合中国人的脾气和性格了,中国人似乎从来就是任人宰割、忍辱负重的国民,什么时候居然也变得如此勇武?日军海军有经验的军官已从水柱上判明了国防军所用的弹药多半是105和155口径的,他们也相当惊讶于国防军的还击,但随即这种惊讶就转变为暴跳如雷。

    “还击,还击!给我测定支那炮兵阵地的弹道,进行压制!”不等加藤的命令,许多战列舰早已调整方向开始按照开炮处的烟尘予以还击。国防军的炮兵阵地大半修筑在半埋在地下的工事里,但非永久性的工事无论怎样遮掩,都不可避免地会冒出硝烟,当众多火炮一起发射时,凝聚而成的硝烟是对方最好的指示物。在前面几分钟出其不意的打击中,国防军是用最快的速度倾泻弹药,很快日军就反应过来,军舰上的重炮炮弹开始陆陆续续向阵地招呼。

    “轰轰”一发又一发的炮弹在阵地周围炸响,虽然还没有造成损失,但遍布四周的、直径20米的大坑时刻在提醒着舰炮的威力。20分钟后,日军专业军曹测出了国防军的弹道和大致方位,通过司令塔指挥各舰统一压制和反击,但此时的国防军炮群已滑如泥鳅般的溜了,外围的火炮撤往预先准备的避弹处,中心的火炮则尽量进入地下防御洞窟进行遮蔽。用钢筋水泥修筑起来的地下掩体顶部厚达1.5米,即便被直接命中也不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就在日军准备发威的那一刻,一直进行饱和炮击的国防军炮群仿佛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全部停止了炮击。

    日军的还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阵地上被砸开一个又一个的大坑,很多没有见识过舰炮威力的步兵一个个耳膜被震得生疼,他们终于明白这半个月来修筑的地下工事和坑道绝对不是无用功,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救了自己的性命。好在国防军在前沿阵地布置的兵力不多,工事修筑也颇为方便,不然半个月还真折腾不出那么多隐蔽所,呼吸着空气中呛人的硝烟味,对于鬼子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惊心动魄的炮击过后,国防军仅仅损失了2门火炮,30余人受伤,无人死亡。(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