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公布消息 (第2/3页)
对日本的强硬举动总是能够博得民众的欢呼——20年来,抵制日货的举动几乎等同于抵制其他国家次数的总和,一个新的政府首脑要想迅速被民众接收,这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中国以前那位著名的大臣(暗指李鸿章),由于他的赫赫功勋,不仅在民间有强大的号召力,也深为政府高层与各国外交师团所尊重,但由于他主张对日让步乃至于妥协,仅仅数年功夫,他通过几十年积累的名声便损耗殆尽——不理解中国人在对日关系问题的立场与态度,我们是无法完全认清这场冲突的意义的……” “鉴于日本军队在不久前取得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指日俄战争),我们不必对其军事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冲突的失败者,而且在这场冲突中一直以‘安全’为由断然拒绝欧洲记者的采访,似乎存在种种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一切难道是在暗示中国政府在撒谎?不,本报经过多种渠道的了解再加上军事专家的判读,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舆论刊登出来的照片基本是属实的,除了净法寺五郎少将尸体及其指挥刀那张——专家经过判读,特别是经过一位与该将军有过一面之缘人士的辨认,确认属实无疑,只是从现场看来,这位将军是死于自杀而非中国人宣传的那样是被国防军击毙的……因此,中国拒绝记者采访的唯一解释便是——为了获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中国人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中国方面一直含糊其辞地宣称‘我军损失甚微’,但此间的观察家一致认为这不可能。于是,本报试图让他们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估计,从9000~20000之间不等,大多数人士赞同华军损失至少在12000人以上,即约1个满员师水平……” 日本政府虽然可以封锁消息,严禁本国的新闻界刊登此类消息,但对列强的报纸却毫无办法,好在日本民间懂英文之人甚少,列强报纸的发行量也不似中国这么大(在华欧洲人远远多于日本,而且有一部分华人习惯于看这类报纸),日本政府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各种各样的报纸都予以大量购买,尽可能降低消息的传播范围。不过,虽然日本政府有各种遮掩的办法,但混迹证券界、金融界的都是消息敏感人士,在听闻日本受挫、日元暴跌的消息后,理性地选择了沽空日元与以日元为基准货币的有价证券,次日,日元汇率下挫到与上海市场几乎一致的水平,各种股票、债券等大幅走低,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甚至于跌落到只有7成的水平,市场一片狼藉…… ++++++++++++++++++++++++++++++++++++++ 10月的夜晚,在较高纬度的朝鲜西海岸已有些冷了,海风吹在脸上让人一阵阵的生疼。在这样一个下弦月的夜晚,周围暗极了,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由于最近的渔村都远在10里开外,站在岸边除了风吹过带动的潮涌声,几乎可以用一片寂静来形容。 但很快这片宁静被纷踏的脚步声打破了,岸边赫然出现了一支队伍,虽然彼此刻意压低了声音交谈,言语间却透露出压抑不住的激动。 “司令,我侦察过了,这附近渔民们都不太来,应该比较隐蔽……” 被唤作司令的人点点头,转身说道:“点火!准备发信号!” 确实如年轻人所说,这一带不仅人迹罕至,而且稍远处便是一座山岭,整个海滩都被丘陵牢牢地挡住,岸边的这一把火除非从山岭上望下来,否则是难以发现的。 “司令……好像有声音。”另一人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但仔细倾听之下,除了波涛声和风声,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声音。 大家的神色有些失望,但为首者的话却依然沉稳:“小五的话不错,确实有声音……”言语间,岸边的篝火已快速燃烧起来,借着风势一个劲地往上窜,从海里远远地望过去,岸边品字型的篝火愈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