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跨海打击 (第2/3页)
然大部分的榴散弹撒播出来的东西都落了空,掉在海水中,但被击中的日军无一不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声。这是在漂浮不定的船上,哪里找得到像陆上一样的遮蔽场所呢?没有头盔,没有掩体,甚至没有弹坑可以用来保护,这是直接以血rou之躯对抗炸弹。 “完了!”这是第6师团官兵们浮上脑海的第一个念头。 “还击!”这是日军士兵们能想得到的第二个反应念头,可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在战前,日本陆军虽已对于航空器轰炸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装备了一些气球炮(高射炮的雏形),但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在气球炮的装备和分配上,只顾向要塞和城市倾斜,陆军师团和海军舰队几乎没有成建制的高炮部队。陆军对于防空还是一个朦朦胧胧的概念,就连高射机枪也没有发明,只能将普通机枪竖在木桶上进行cao作。 武器如此,人的思维亦是如此。陆军中的守旧军官认为,“飞行器之轰炸,毫无准头亦无威力,只有恐吓之功而无攻击之实,其效力尚且比不上一门小型火炮。”认为,凭借皇军的“忠勇精神”与“善战品格”足以应付这种来自空中的sao扰。即便有心推动航空器发展的高层,也停留在把飞机作为侦察力量使用的狭隘立场上,压根没有意识到轰炸特别是大规模轰炸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 此刻,在海上,在小船中,不要说没有木桶和机枪,就是有这些个配备也于事无补。日军士兵的朝天射击收获的只有来自飞艇机枪的狠狠还击,在居高临下的压制下,海面上零星的反击犹如昙花一现很快消逝。一条条从天而落的火鞭点亮了清晨的天空,织出了一道道死亡大网,很多跌落水中或者主动跳落海中的日军士兵遭到了由上而下的火力问候,被子弹洞穿的枪眼冒出汩汩鲜血,甚至将附近的海水染得通红——船上没有安全可言,水里也同样如此! 接下来的修罗场便轮到了陆地,对于拥有机动能力的军舰而言,航空炸弹要想命中它们的难度是高了点,但对于几乎是静止的地面目标,炸弹的准头便高了许多。在弹片的飞舞中,到处乱跑的日军官兵被撕裂成碎片,港口设施在被命中后则退回到零件状态,甚至于被爆炸冲击波掀到半空的石块、土块、水泥块、砖块重新掉落后都可能形成对倒霉蛋的二次杀伤。 震撼! 惨烈! 无奈! 一直在舰桥上坚持观察敌情的第6师团师团长心头涌上了这种感觉,在他身边的参谋军官愤怒的几乎要冒出火来,但仍然于是无补。周边护卫的驱逐舰将主炮角度上扬到了最大处,对于飞天群而言依然宛若大炮打蚊子——挠痒痒。对于庞大的飞艇气囊而言,被炮弹弹片击中而造成的创口微小的不值得一提,而且,日军的炮弹全部都是触发引信,绝大部分没有挨着飞艇的边就在空中划出弧线落到海里,好几发甚至失去准头直接落到海滩附近的海水中,爆炸引起的伤亡几乎和飞艇炸弹造成的一样多。驱逐舰如此,吨位更大的巡洋舰和战列舰就更加不敢造次,他们的主炮俯仰角根本没有驱逐舰那么范围广,强行发射只能是自取其辱,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炸弹不要找上门来——100磅的航空炸弹虽然不至于炸沉一艘大型军舰,但也能造成莫大的损害。而对于小型舰艇而言,如果被这种规格的炸弹直接命中,那只有一个后果——沉没。 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飞艇对于底下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那些吃水颇深、转向吃力、速度较慢的运输船成了飞天群攻击的最好活靶。轰隆一声,一艘满载着弹药的运输船被送入了海底。 “唉!”两眼发直的师团长大人愤愤地捶了一下司令塔的扶手,一边倒的杀戮,本方竭尽全力也无法对对方构成威胁。不要说还手,就是连招架之功也没有,这是第6师团的耻辱,也是大日本皇军的耻辱。 我们的飞艇在哪里?我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