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84章】 辽阳战血(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辽阳战血(23) (第6/7页)

时竹作为帝国在满洲的代理人么?不是说用分而治之、瓦解袁世凯中央政府权威的手段么?怎么现在反过来倒要重新检讨满洲战略了?大谷君,如果我说得没错,你当时也是赞成的。”

    “这便是我们的局限性了,谁知道情势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大谷叹了口气,“你我身处一线都没能觉察其中的危险,难道还指望军部那批眼高于顶的混蛋会察觉其中的厉害么?”

    “让我说,神尾师团根本就不该去山东……”

    “我倒觉得,内阁不该束缚陆军,尤其是海军,更不能将他们的利益摆在帝国利益之前。如果我们不在满洲和支那人纠缠,在南方,特别是江浙地带开辟一个战场,动用海军登陆,扶持一个地方代理人,或者,那时候干脆就和英国一同扶持冯国璋,避免秦时竹的南略。”

    “这更不可能了,英日同盟,长江以南还有美国的利益,不会让帝国放手大干的。再说,”大谷竖起一个手指头,“长江以南不是秦时竹的传统势力范围,我们打击了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反而会促使当地民众更加反感我们,使美国更加敌视我们……”

    “我觉得,其实无论秦时竹如何壮大,终究只是一只略微显得强壮的绵羊罢了,现在的时机其实并不适合下手……”

    “可关键是,有人等不及了,看着山东的局势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哪里会有这种见解。”仁田舔了舔嘴唇,“如果换个思路,与独国联手,北上进攻露国,让你腹背受敌,从战略态势上岂不是更好?”

    “那就是以陆军为主力了,先不说海军极力主张的英日同盟保持不住,便是海军亦失去了目标,进攻俄国,主力还不是我们陆军?”仁田是典型的亲德北进派,大谷笑笑,“这比山东攻略会更激起内阁的反弹。”

    “不就是太平洋上那几个鸟不拉屎的荒岛么?有什么好嚣张的?”仁田满不在乎,“和德国结盟,我们可以提条件啊,那几个岛划归我们,乃至于山东也可以转让给我们。”

    “可惜,明智的人不多啊……”

    “另外,德国转让山东前曾经开价数亿马克,当时帝国为什么不吃下来?如果这样吃下来,现在支那没有任何话说,美国也只能干瞪眼了。”

    话是这么说,但说到最后连仁田自己也忍不住要笑,日本被日俄战争的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余钱去购买青岛?这是要了内阁的命。

    “那也强过要几万官兵的命!”大谷冷若冰霜,仿佛已经看到了猛攻防线之前日军血流成河……

    “大谷君,这点是我所不能赞成的。购买青岛,便意味着帝国在政治上与独国达成了妥协,青岛需要购买,那么太平洋上诸岛要不要购买?在支那境内的各处独国产业是否需要购买?如果独国人提出不得诉诸武力的前提条件怎么说?光是在政治上达成协议就能让英日同盟产生裂痕——这是对英国亦步亦趋的内阁所能做出的决定?海军素来是亲英的,让他们不反对独国可以做到,但若是要以疏远英国作为代价,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

    “可是,我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帝国要这么着急地摆明立场,这么快地对独国宣战,从欧战的形势来看,鹿死谁手还并不可知,何必这么早就把赌注下下去?退一步说,即便看准了英国方面会取得最后最后胜利,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前,是绝然不可能办到的。换而言之,有的是有利时机等待我们下注,蠢笨如猪怎么会连这点都看不明白?”

    “这个就不得而知,内阁的借口是英日同盟的条款束缚。”仁田叹了口气,“我唯一不清楚的是,为什么重臣尤其是元老居然对此保持了默许的态度?”

    “所谓束缚,那是更愚蠢的自作自受,英日同盟的前提条件是当一国遭到他国入侵时才会生效,可事实上是英国主动对德国表示宣战的,在条文道义上已经失去了先机。”大谷的眼神中透露出凶狠,“我倒是觉得,元老间为了这件事情的倾轧是造成整个事态不可逆转的关键。”

    “你说是?”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和欧战观察团发回的报告,独国在战场上占有显著的优势,无论装备、士气、战斗力以及组织调度,都远远优于作为对手的英、法、露三国,目前的战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不至于因此来判明独国胜利的必然,但也至少是占据了足够的优势——这就使得内阁倒向英国的决策是异常愚蠢可笑的,元老为了搞垮海军系把持政局的用心可见良苦。”大谷背着手,长叹一声,“可国家却变成了他们手中的玩物,想圆就圆,想扁就扁。”

    “这是上头的意思,与我们有什么相干,我们还是一样的遵命行事。”

    “不,和我们相关……”大谷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仁田,“元老为了搞垮海军系出了不少招数,海军系也不会束手待毙,这次无论4个师团还是2个月作战时间的限制,都是海军对陆军的报复——我就不信山本这个老小子连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