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6章】 北方战争(41) (第2/2页)
可见列强对布尔什维克的仇恨与敌视,红军在华沙城下的失败,使得列宁原来估计通过武装输出革命的企图也落空了; 最后,英法美各国的干涉军陆续到来,有进一步加强鄂木斯克政权,壮大白卫军的趋势,如果再不打掉高尔察克,一旦等他回复元气、纠结起全部力量,事态会有反复的危险。 可惜,谁也没有看懂高尔察克心底的用意,在红军强大的实力面前,鄂木斯克原本薄弱无比、差不多完全是新兵组成的军队招架后以异常迅速的速度瓦解,鄂木斯克政权本身也全面土崩瓦解,高尔察克等人流亡。 面对迅速推进的红军,列宁曾经对远东事实上军力最强的中国表示担忧,在得知即将于中国方面接触的时候,他还特地下令,告诫托洛茨基不要轻举妄动。可风头最健的托洛茨基眼下得意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情去计较列宁的命令,答应两声之后便放逐脑后了。 接到可靠情报后,大本营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秦时竹问道:“红军来了多少部队,目前大体推进到什么位置?” “根据鄂木斯克方面的情报显示,红军至少派出了15万以上的部队,眼下,鄂木斯克已经被红军占领,全俄临时政府土崩瓦解,目前红军正在继续推进,详细位置还不清楚,。” “高尔察克呢?” “他和一批全俄政府的内阁成员退了下来,通过铁路直接转运到我们的防线后面。‘ “嗯,先把高尔察克弄回北京来,其次,给蔡锷发报。”秦时竹想了一想,又停下道,“暂时不着急回复,等我们再详细讨论一番。” 果然不出秦时竹的预料,在听闻鄂木斯克方面的消息后,立即分成了两派:一个是稳妥派,认为中国与布尔什维克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如果布尔什维克愿意妥协,不妨和他们谈谈。 另一个则是激进派,认为红军大批部队赶到,而且还不停止前进,其战略意图愈加清晰。中国与布尔什维克之间不可能有和平共处的机会,因为双方不论核心战略还是意识形态都有着尖锐的对立,在实力此消彼长的现在,如果不给俄国一个教训,他们说不定会继续向前推进,危及远东被占领土的核心用意。 看得出来,激进派的主张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秦时竹也认为,必须要和布尔什维克真正较量一番,否则便不能树立对俄国的优势。特别是,列宁前不久被一个社会党人刺杀,身体大不如从前,随时有挂掉的风险,一旦那个沙文主义倾向最明显的斯大林登台,说不定还有不死不休的意识。 “我命令,中路军防线前移,根据作战需要,解除不得越线禁令,主要承担作战戒备任务,竭力担当御敌国门之外的重任。” “也罢,应该尝试一下攻坚与防御的不同。”陆尚荣补充跟进道,“要准备后续梯队,一旦敌人缩回去,在能动的地方进行一些擦边球,重点展示我们的实力,让布尔什维克意识到,与我们敌对既无必要也不合理。” “另外,积极与英国方面接洽,讨论是否在中国成立俄国流亡政府,时间可以尽快,但有一点必须保证,这个在中国的临时政权,必须无条件地遵从这些条例的束缚。”秦时竹意犹未尽地说道,“英国人自己也派了6个营直接干涉,他们本来采取更多的方式,但千算万算有一条,俄国人不答应怎么办?有了这些,我们便有了与英国人谈条件的资本。” “那么,推进到什么程度呢?“ “打疼布尔什维克的红军,让他们再经历一次华沙式样的失败。“陆尚荣笑道,“部队全力推进,做好战斗准备,我就不信了,布尔什维克能厉害到哪里去,我认为是,他们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只要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就会刻骨铭心地记着……” 哈哈哈,会场上笑成一团。 葛洪义打趣道:“先给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意识到,我们到底是什么实力,然后伺机收复鄂木斯克,我倒要看看,红军在华沙城下折了一阵,到我们这里还能抖出威风来?” 在周密的部署之下,国防军与布尔什维克的正面碰撞即将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