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携行具做成 (第1/2页)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也。 方才一幕,亲兵在帐外,眼馋不已的向帐内偷看,此时此刻,画面似乎和李孟羲在教材中看到的那副照片完全重合了。 一模一样。 即有前世之师,为何不鉴。 官兵上下一体的军队,必然比古典时代将官差异悬殊的军队战斗力更强。 这种强大,不是训练,战术,以及装备等因素可以弥补的强大。 将兵上下一体,不分高低贵贱,刘备有些难以理解这种平等观念。 刘备如此,关羽也是一样。 关羽沉吟半天,问,“若不分高下,上下一致,为将者无有威严,如何将兵?” 李孟羲笑了,“只是口粮一致,酒rou一致,如何有损为将者威严?将军莫非以为,治军关键在酒rou否?如此,岂不为酒rou之军?” 李孟羲反驳到。 关羽一听,觉得有几分道理,微微点头。 并且,关羽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有酒同喝,有rou同时,这是意气相投的手足兄弟之间方为,若将官与普通士卒同饮同食,便是把所有士卒视为兄弟。 而若军中千万人亲如手足,上阵并力杀第,如此之军,怎能不强。 于是,这一顿牛rou之后,新的军规定下了。 首先是,军中无论官职大小,非有功赏,无人能随意支配酒rou等一应粮草辎重。 其二,军中上下一体,口粮盐巴衣物之类,将官待遇与士兵等同。 第二点的变革影响是深远的,放眼汉末所有军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是士兵的待遇和将官的待遇是完全一样的。 —— 反正今日无事,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众人开始聊起兵法,自然是关羽口述,刘备李孟羲两人背记。 在下午时分之时,同时有两人有事前来禀报,李孟羲和刘备学习兵法的过程便不得不中断了。 鲁犁前来说,柳氏已织完一匹麻布,并且,鱼鹰舟已经做成。 一旁,同来的民夫营百夫长说,渔网有十二张已经织成。 同时好几件事完成了。 “那就,去看看?”李孟羲征求两人意见。 同时可有两个地方去,一个是木工营,可去木工营看携行具和鱼鹰舟,然后,可以直接就近在民夫营转转,看渔网编的怎么样。 按李孟羲所想,先去看渔网,再去辎重营看柳氏织好的麻布如何,这样先近后远,是最合理的。 然而,刘备和关羽舍近求远,想先去看看所谓的携行具如何。 其实原因是这样,渔网,刘备关羽都见过很多,而李孟羲所说的携行具,已经前后做了一二十天了,携行具到底能做的如何,刘备关羽很好奇。 转眼间就来到木工营地,全军之中,木工们忙碌程度远超其余所有人。 众人到来时,好多木匠正忙碌着,要么锯木头,要么在篝火上,拿着方木把木头来回加热准备加工车轮,少部分人还抬头打声招呼,大多数人忙的头也懒得抬。 从繁忙的营地中穿插而过,在木工营地一角,众人看到了一张小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