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刘备遇乡人(二) (第2/2页)
,“哎,这是哪来的人啊?” “人说是涿郡义兵,征讨黄巾,路过咱村儿。”老族长说到。 又有人疑问了,“那来咱村,你说买粮食就算了,把俺家剪子买了,这是干啥?” “兴是做衣服?” “那谁知道。” 不仅族人奇怪,老族长想到自己编的竹篓,人家也看上给买走了,老族长也觉得有些奇怪。 有意思。 —— 刘备紧赶慢赶,带着游骑,追上了大军的尾巴。 靠区区几个骑兵到处采买,买不了太大量的物资,只能对军中匮乏的物资稍作补充。 真要是想买的多,买成垛成垛的麦秸啊,或者买几大车生麻之类的,只能是在离大道近的村落,民夫和车马能赶过去,能买完东西还能跟上行军队伍。 除此以外,非是离大道近的村落,没有可进行大宗物资采购的可能。 游骑三番两次遇到路人,跟人家说想买东西,让人家带路,路人总不肯带,哪怕给钱也不带,怕把歹人带回去,以致全村遭殃。 游骑干不到的事,刘备亲自出马,再遇到路人,上前一交谈,人家不仅愿意带刘备前去自家村子,还热情的留刘备吃完饭再走。 固然,可能是因为刘备出身底层,而且是织履贩席之辈,因为是出身小商小贩,见过的人多,知道做生意咋做,比寻常士兵,有更强的沟通能力。 这或许是刘备能沟通成功的一方面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是人格方面的魅力。 鲁迅先生说过,当穷人翻身做了主人,会比主子更摆谱。 用于现下,也是一样。 刘备军中大多战兵,没从军前,也是普通的乡野农夫。 可从军之后,拿着刀,拿着枪,更有甚者,能骑着高头大马,手有刀兵,民夫仰望之,很有一些本来善良老实的士卒,会不由自主的,仗着武力,变得趾高气昂了一些。 因此,路遇乡人,骑士态度不怎么好,吆三喝四的,这些本来忠厚老实的农夫,哪里还有忠厚老实的样子。 出身底层,当开始有了足够武力,没有因此变得仗势欺人,反而还想以前一样对人,这样的人,刘备算一个,关羽也算一个,这两人非同凡俗,气量之大,不至于就因为手里拿把刀,就觉得高人一等了。 至于张飞,张飞以前是豪强,对人态度差点倒可以理解。 刘备见路人,怕惊吓了百姓,能远远的下马,徒步走过去,哪怕对方是一届乡野村叟呢,不失半点礼数,说是礼贤下士也好,说是刘备的习惯,是因为出身底层,跟底层百姓打交道惯了,不觉得身份比寻常百姓高到哪里去,不管怎么说,相比出身高贵的汉末其余诸侯,刘备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你看,就是去找哪里有村子,然后前去采买,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游骑数次无功,刘备亲自出马,一次功成。 虽说,只是件小事,但足以显示出刘备与普通士卒巨大的差别。 有能力的差别,更是人格魅力的差别。 古来能青史留名者,没有一个是简单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