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快马轻车 (第2/2页)
如同剑客演练完了一套剑法一样,长舒了一口气。 好了,游骑商队至此,进化完毕。 第一次,游骑去村里采买,被人家以为是有恶意,被村民给围了起来。第一次还因为没带够篓子,买不了太多东西。 第二次,吸取教训,李孟羲甚至都把游骑商队和村落交涉的顺序想好了,什么一个游骑太少,怕送人头,什么游骑太多,会吓到乡民,所以四个差不多合适。还有多立旗帜,少举刀枪,什么两个骑兵前去交涉,两个骑兵在远处等着,一是减少威慑,二是防止被人埋伏,都没人回去报信的。 所以,腊月初二这天,八个空闲游骑,分成两队,游骑们全都背着篓子,篓子里装着钱,游骑都拿旗帜,腰间刀不出鞘。 但是,遇到了意外。 意外就是,除了能碰到村落,还有在半道碰见的乡人,让乡人带路也是一样的。 然而,又出问题了。 骑士们都是武夫,沟通能力有限,路遇乡人,多次无功而返。 这时,待不住的的刘备亲自带队,游骑商队在这第二次成功采购之后,进行了第二次升级。 第二次升级的地方是,当路遇乡人,立刻停马,然后一善言谈之人,下马前去交谈,接着,先予其钱,再问其带路。 这是第二次升级。 当刘备买到了东西回来,跟李孟羲说起游骑商队所遇到的事,此时,便引发了采买队第三次升级。 此时,李孟羲已经意识到了,商队不仅要进行商业行为,还有外交工作要作。 再这么一扩展一联想,就想到了需要有专门的外交人才负责采买队之事。 同时,也想到了,司马懿适合外交,而张飞不能去买东西,张飞脾气暴躁,容易出事。 同样,还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军规应如何。 同样,最后还想到,若趋至城下求(喵)购军粮,等三刻为宜,三刻无有响应,我军可去也。 最后,聪明的李孟羲便又想到,采购车队的问题。 至此,采购车队架构趋于完美。 最终版本的采购车队,应是—— 三个游骑,带着一个空马车,游骑带旗帜,不露刀枪,其中应该有一骑是外交人才,宠辱不惊,而且精通商务。 若半路遇到乡人,立刻停在道中,由队长下马走过去,跟人交谈,然后,先给钱,再往带路。 若是没有遇到乡人,直接撞见村落。 此时,就由一个游骑,带着马车,去到村落交涉,而余下游骑,在远处等候。 而若是,遇到城池。 “外交官”直接到城下,朝城头说明来意。 万一城头之人是个混人,被骂了,被骂了就算了,直接走,别回骂,多生事端。 而要是城头守兵说等通禀上官,那就等,如果等的超过三刻,那说明城中主官左右为难,强人所难不美,我等自去。 而若是,此城卖给我军粮食,便用马车,每辆马车,只拉半车粮。 若回程无事,马车拉着粮,只需几刻,就能追上我大军步队。 而若有事,若有一车车轮损坏,则把这辆车上的粮食分于其他的车,坏车弃于原地,而后继续上路。 完美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