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牛油 (第1/2页)
如果打黄巾要打一年,那行军打仗也得一年,这一年什么农活都不干,每天训练三个小时,一年之后,这万余人大军,除去老弱妇孺,怎么也有三四千青壮。 这三四千精壮,一年之后,战力应该比普通农兵强。 普通农兵,大致就是曹cao军屯之后,数量庞大的半农半兵的屯田兵。 普通黄巾,就更不是义军对手了。 练完兵,李孟羲带着瞌睡的直打哈欠的弟弟回去睡觉。 这孩子总是扛不住会瞌睡,可是让弟弟先睡觉,弟弟总不肯睡,非要跟着过来。 李孟羲背着几乎要睡着的弟弟回去了。 躺到床上,李孟羲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回想这一天有学到什么了吗。 吾日三省吾身,李孟羲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想来想去,处理的事不少,学到的东西没有。 只记得,让鲁犁做新的鸭笼,还有明日,看看能把肥皂做出来。 想完了今日事和明日事,李孟羲于是把眼睛一闭,安心睡觉了。 —— 腊月初三。 李孟羲自然醒来,醒来睁眼的第一时间,李孟羲决定,脸有点木。 感到外边有点凉。 弟弟睡觉,都是蒙在被子里的。 李孟羲睡觉觉得盖的太严,不舒服,脑袋露在外面,结果,脸被冻的麻木了。 起床,李孟羲尽量小点动作,怕惊醒弟弟。 把一头乱发,胡乱捋捋,凭感觉觉得捋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抓着头发,用麻绳一缠,在头上绑了个发髻。 不用镜子李孟羲也知道,没用梳子梳,自己的发髻肯定没扎好。 要么,请人帮着自己扎发髻,要么就弄镜子,弄木梳,如果没镜子,打一盆水也可以当镜子。 李孟羲不太习惯有人扒拉自己头发,那就只能弄梳子了。 梳子不是多贵重的东西,然而,军中没多少梳子。 物资匮乏,体现在方方面面。 麻绳扎头发把头发勒的疼。 要是有橡皮筋就好了,不仅方便,而且头发能扎的紧。 朝头上摸了摸发髻,约莫感觉一下,发髻是歪没歪。 好像歪了,又好像没歪,又好像没歪彻底。 到底要不要从新扎一下呢,李孟羲纠结。 此时,李孟羲想起了军医田卜了,田卜那个小平头,很让李孟羲羡慕。 头发短,多好打理。 田卜是因为给有权势的人看病,结果没看好,被关到大佬,处以铣刑,就是把头发剃了。 然后,后来黄巾起义,攻破州府,打开大牢,身份成谜的田卜顺势就被黄巾裹挟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 在古代,留一头短发,是另类。 历史上,只有春秋时的墨家人,才有留短发的习惯。 头发难打理,李孟羲有想过把头发剃了,可一想到,到时受人非议,还必会受到关羽刘备的数落,李孟羲就息了这个打算。 被子动了一下,弟弟醒了。 然后弟弟醒了爬起来之后,一下就哭了,“哥哥,手不会动了。” “啊?”李孟羲眼睛瞬间瞪大,张大了嘴巴,他吓了一跳,还以为弟弟胳膊哪里出了问题,赶忙轻抓起弟弟的胳膊,“哪里疼?” 李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