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_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三军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三军制 (第2/2页)

称谓吧。

    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合适的。

    便只好暂设团长。

    也就是说,关羽部八百余战兵,可分成三个营不到,关羽大致有一个不满编团的兵力。

    按规定,应该称呼关羽为团长对吧。

    李孟羲觉得,关羽应该不喜欢别人叫他团长,关羽更喜欢别个称呼其为将军。

    此事到底也算个问题,军中称谓应该有严格规定的。

    是团长,就得叫团长。

    按李孟羲的军制,只有统两万余人,才称为将军,将军一词,变得尊贵无比。

    汉代军制对李孟羲来说,各种陌生和有隔阂。

    就比如,百夫长之上的,竟然是牙门将,士兵称呼牙门将,肯定是称呼将军。

    再往上,再高一级的军官,还是裨将或者什么的,普通士兵还是称呼将军。

    那要是,有人拉住一个士兵,问,“你们将军呢?”

    这时,士兵就不知道,是找牙门将,还是找裨将军。

    现代军制,比古代军制高效和科学的地方,这里就是其一。

    各级军官,称谓分明,不存在歧义的情况。

    李孟羲很想跟关羽刘备说,让其严格称谓,军力未达到两万人以前,不称将军。这样比较好。

    早点培养出习惯,也省事了。

    但是,李孟羲不太敢跟关羽说。

    于是,李孟羲就偷偷看了关羽一眼,又看了一眼,就是不太敢提。

    李孟羲这个小动作,刘备又注意到了。

    “孟羲,你有事便说嘛!”刘备笑着。

    关羽把目光也看过来了。

    李孟羲还是犹豫。

    “有事便说。”关羽看李孟羲扭扭捏捏的模样,就觉得不爽利。

    “是这样。某以为,军中称谓,当严以有法。

    若按旧军制,牙门将称将军,裨将军也称将军。

    问士卒寻其将军来,士卒不知要寻牙门将,亦或是裨将军。

    士卒难知统属,难知身居何部。

    若按伍什伯都营团旅师军,以此各级称谓。

    问士卒,唤其营长,唤其团长,唤其旅长,无有混淆。

    此为我新军制之所以胜于汉之旧制之处。”李孟羲答到。

    关羽听完,寻思许久。

    “我麾下战兵,八百有余,那,某便为团长,是否如此?”

    “嗯。就是怕,关将军不喜团长称谓……”李孟羲试探着问到。

    关羽抚须,哈哈大笑,“某岂是拘于虚名之人。”

    李孟羲也笑了。关羽气量哄大,不叫其将军,关羽不当回事。

    关羽笑完,小声咕哝一句,“团长,真是不好听。”

    “即我是团长,那我军中,便是大哥一人可称将军了。”

    “哎,”刘备摆了摆手,正色说到,“按孟羲之军制,我军有兵卒及民夫万余,不足为一军。某可称,师长,是否如此?”刘备看向李孟羲。

    李孟羲此时,觉得有点古怪。

    在汉末的背景下,这边称团长,那边称师长,恍惚间,仿佛是李云龙在打平安县城呢。

    违和感是如此强烈,李孟羲有那么一瞬间,就想把三三制军制给废了。

    还是按汉代旧有军制,牙门将,裨将军啥的,听着多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