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镇抚大秦 第63节  (第2/2页)
    有人说是犯上作乱,还有人说妄议朝政,诽谤秦政,不过这些回答,都引来四周一致认同,路上围观的人,都认为该杀。    听着四周的数落、叱骂,以及羞辱,嵇恒只是微微蹙眉,眼中露出一抹解脱。    他本有着负罪感。    他其实理应为世间做一些事,去做一些改变,最终却选择了避退,也选择了沉寂,而今听到耳边震耳欲聋的叫骂声,他的心中却难得的感到了一丝安宁。    仿佛得到了一些安抚。    他抬起头。    目光遥遥的望向咸阳宫。    隐隐间,他似对上了一双冷漠的双眼。    这人像是一柄泠然的剑,永远闪烁着寒光,不到断折一刻,永不会隐去光芒,也永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    他就这么站在哪里。    冷眼的俯视着嵇恒,眸间带着几分嘲弄,似在对着嵇恒道:“看到了吗,这就是你看重的底层……”    “永远这般愚蠢,又永远这般愤慨。”    “他们不会主动求变,唯有强权,才能让他们做出变化。”    “是你错了!”    嵇恒默然无声。    他看着诅咒自己的秦人,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错了吗?    他从不这么认为。    自古以来,华夏的子民,都被统治者称作最愚。    因为他们最好骗。    只需给些小恩小惠,就能轻易让他们调转方向,甚至是主动背叛,这个情况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发生,还会不断出现,不管天下如何变,不管有人是说的天花乱坠,还是说的很有理,底层民众依旧还是那么‘愚’。    但他对此已不认可。    历经十世,他曾怒骂过底层,也曾认可过愚民说法。    历来民最愚,但实最难欺。    底层民众想的没那么多,他们不在乎变得什么法,也不在乎君主是否雄才大略,他们在乎的只有一个,就是在上面领导下,日子是不是过的一天比一天好,是不是付出更多的劳动,就会收获更多的钱粮。    若是不是。    只要身边有更好的选择,他们就会毅然选择抛弃。    这就是人性。    最质朴但又最冷漠无情的人性。    不为民,终会为民所弃。    大秦之所以能横扫六合,的确是因商鞅变法,但更为准确的是,秦人给秦国卖命,是真能飞黄腾达。    这才是真因。    并非是商鞅算计了人性。    但商鞅之法只能强国,并不能治国。    沿袭旧路,注定出事。    嵇恒缓缓收回目光,他们的队列已走出城中,四周的聒杂声,也明显变小不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我没有错。”    “我只是没有做到过!”    嵇恒暗暗握紧了拳头,最终攥紧的拳头松开了,唯留下一道沉闷的叹气。    四百余人的队列,在此时化为了一道赭色长龙,朝着渭水草滩行进,他们这行人走的速度不快,但距离行刑的午时还有很长时间,因而随行的狱卒并未急着催促。    然队列中已渐渐传出了哭嚎声。    临死之际,终于有人支撑不住,心神崩溃了。    前面被秦人叱骂,为四方唾弃数落,他们只是心头愤懑,但也并未真的崩溃,而今离了围观人群,径直走在宽敞大道上,却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和害怕,直接痛哭出声。    嵇恒看着一旁的儒生,颇为无语的摇摇头。    在狱中愤世嫉俗,骂天骂地,到头真要死了,却陡然怕了。    实是有些可笑。    不过就算方士、儒生哭哭啼啼,也没能让队列停下,午时之前,他们这些人,终究还是被押到了刑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