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14节  (第2/2页)
清的。    第十五章 吃鱼    王鏊将太子列出的一些疑问做了细细讲解后准备离开。    朱厚照在殿前行礼相送,目光看着人逐渐远去后,头也不转得对着身边的刘瑾问:“王鏊所言非虚?”    老太监自然知道太子问的是什么。    但他其实和李广关系也不错,即便不谈这些,王鏊那是外臣,李广怎么也算内臣。    “殿下,李太监营造宫殿确有其事,不过无一处为自己所建。陛下对太皇太后甚为孝顺,这许多也是为了老祖宗颂佛祈福。”    你瞧,同样一件事,在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就是不同的感觉。    朱厚照在殿内踱步,“那,李广因何受父皇如此信任?”    刘瑾又神秘兮兮的说:“李广能作符箓法术,而陛下体弱多病,多靠李广行求佛祭祀之事,祈得上天庇佑,陛下也能够龙体康健。”    在现代人看来这真是扯犊子的事,    但古人一直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哪怕就是现代,眼巴前还有个韩国邪教遍地呢。    得到这些信息,朱厚照也一时没有说话。    而刘瑾则有些不懂太子的沉默代表着什么,眼下,太子与文臣相近,该不会听了那些外臣的所言吧?    他眼珠子转了转,又动起了心思。    “殿下,陛下夙夜辛劳,平日用度又非常节俭,哪怕修建了几处宫殿那也是因为孝顺。只是做这点事,花这点钱,外臣还依旧不依不饶,殿下细想,他们于陛下是否又有十分的忠心呢?”    这老狐狸,讲话还真有诱导性。    朱厚照摩挲着手指,站在雨幕前锁眉沉思,除了淅沥的雨声便不再有其他的声音。    他其实有些奇怪,他才多大的岁数,也没有正式的参与朝政,这种事跑过来找他干什么?    比较大的可能就是这些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来瞎碰碰运气。    那就说明皇帝不怎么听这些谏言。    良久,他忽然开口,“你去一下御膳房,我饿了,想吃鱼,叫他们现在就做一条,再来一碗米饭,要热乎的。”    刘瑾看殿下没有冲动,心中一喜,自己觉得大概摸准了殿下的心思,这王鏊的状告怕是没起什么效果。    说不得,他还要去李广那边邀功。    不然殿下面前的这番话岂不是白说?    刘瑾走后,朱厚照转身向殿内走去,一转身发现秋云正在看他,不过撞上眼神之后又躲开了去。    “有什么话,想说就说。”    “奴婢不敢。”    “不敢,说明有。说吧。”    “奴婢没什么见识,只是头一次听到同样的事,两边人说的完全不同。所以奴婢在想,殿下听了在想什么。”    朱厚照笑了笑。    所谓查人之过,不扬于众;觉人之诈,不愤于言。    这事儿,怕是得慢慢办。    “秋云,这许多事有时候就像泡茶,若想出香味,那得让它泡一会儿。”    他没有立即接王鏊所请,自然是有缘由,    说到底,他与王鏊才见了几次,交流来交流去都是些场面话,    现在这种明显有雷的事,凭什么去替他趟?    这不是好人与坏人的问题,他相信王鏊是个好人。    但这种老学究,今天你合了他的意,他捧你上天,    明天你不合他的意,他能犟得像一头驴一样反对你。    这种人,小事可以帮他办,反对皇帝这种事,不是不办但需要考虑考虑。    如果他朱厚照要做的就是儒家价值观下的那种帝王,想法也比较单纯,那倒可以跟着他们一起群情激昂,冒死力谏,    但那样最多也就是一个文臣口中的盛世罢了。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用上所谓的一群‘清流’,国家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李广这种货色,如果真的干了这些坏事,对国家的危害很大,那出于基本的道德观,也是要杀的。    只是那种群情激奋的氛围,朱厚照还没感受到。    杀人,    有的时候也是要好好利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