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860节  (第1/3页)
    “好,那你便去会会这个人。”    “儿臣遵旨。”    “对了,你今天入宫求见是为了什么?”    老二这才想到要禀报,“儿臣面见父皇,是想请父皇到科学院一观,那里有新的成果了。”    “喔?”朱厚照搓了搓手,“这是个大事了。你来安排时间吧,递个奏疏上来使朕知晓。”    “是。”    这之后他们三兄弟便退了出去。    朝堂上得游戏不外乎就是这样,说来说去就是平衡。    至于说严嵩和老大之间……朱厚照也有办法。    这种事是看菜下碟,严阁老是个聪明人,所以就简单。    次日,他也因为欧阳铎之事到宫里来。    这家伙六十岁了,作为一个二十多岁就入朝做官,八十多岁才死的人,严阁老的大戏还有得好唱呢。    而且做官几十年,一直官位显赫不出大事,代表他这个唱戏人水平也高。    历史有时候很吊诡,比如常识中我们认为有jian臣在,那么皇帝肯定昏庸,可真的了解嘉靖的人基本都会说他是绝顶聪明。    可为什么如此明智的帝王手下会有明代这个鼎鼎有名的大jian臣呢?    在朱厚照看来就是严嵩对于‘皇权’这个两个字的理解非常非常深刻,甚至不下于他,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皇帝忌讳的事情,他坚决不做。    历史上嘉靖皇帝有时会逗逗他,就是‘放纵’他一下,那意思你反正权倾朝野了,你去干点权倾朝野应该做得事,但严嵩没有一次上当。    他始终就一条: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    这种甘愿当狗的人,当然容易就混成jian臣了。    所以对于他和载垨之间得问题,朱厚照就是一句话,他在见到严阁老的时候问道:“惟中,欧阳铎要弃朕而去了,他要走,朕不拦着,内阁今后由你当家,可这个家不好当,你得需要好帮手,你觉得增补之人是谁合适?”    严阁老眼袋也出来了,他平静的说:“陛下重任相托,微臣心中惶恐,况且阁员增补乃圣心默定之事,微臣不敢多言。”    “朕是有所属之人,不过总是要与你结为同僚的。你还是回去好好想想,给朕上一道奏疏。”说着他开起了玩笑,“还有,你可不要再致仕了,否则龙椅、内阁成了父子间事,这就显得荒唐了点。”    严嵩心头微动,什么叫荒唐事?又让他推荐人,又怕福亲王位次靠前。    略做思考之后他就明白了,内阁是论资排辈,后进来的人位次自然靠后,所以这次福亲王应该向前进一步。    但皇帝并不宠爱皇长子,本来他入内阁也多是参与、观摩与学习,实际没什么用处。    这没什么,可话里话外那意思应当是要他讲出来吧?    其实这样没那么难猜,重臣和皇子走得太近在皇帝那里本来就是忌讳,现在天子又隐晦的擦边提到,那基本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微臣明白,回去以后便拟疏上奏!”严阁老很有当狗的觉悟,他心里一盘算,这事不难,反正福亲王没什么机会,得罪得起。    朱厚照微笑点头,不管严嵩又没有接收到他的心思,这都无所谓,因为如果上来的奏疏不对他可以留中甚至退回去,一直退到他上得对了为止。    说白了,他就是逼着严嵩要把载垨得罪死了。    如此,龙椅才坐得心安。    这里没有知遇之恩、知己之交,也没有父子情深、血浓于水,这里是朝堂,这里有政治。    第九百五十七章 正德三十五年之科技与产业    庆亲王府。    三皇子也在与自己最信任的文士讨论当下朝中的第一大事。    此人姓涂,名僧度,自称习得帝王之术,而老三素有贤名,于是便投奔在他的门下。    他就在说:“皇上要将科学纳入科举的一章这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自正德初年始,皇上始终都将寻常人不屑一顾的‘奇技yin巧’视为强国的重要手段,如今这般盛世足以证明皇上确实高瞻远瞩。    王爷也是知道的,若没有火器、火炮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