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页 (第1/2页)
所以,谢如琢不禁又在心里哀叹了一声:当皇帝真难,已经难了一辈子了,这辈子还要再难一次!老天杀我! “先生的提议很好,朕也同意开这样的论道会,是时候重新让年轻人激起报国与救国之心,朕和诸位爱卿久居庙堂,也需要听听更多不一样的声音。”谢如琢想了这么多复杂的事,又疲乏不堪了,只想现在就撂挑子,硬撑着继续和杜若对答如流,“不过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分寸,学生们涉世未深,很容易被利用或煽动,无知无觉地成为一些人的工具都不知道。但朕想先生应该懂得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所以朕也无需担心什么。” 杜若明白此中深意,敢于说话是一回事,这是属于年轻人的热血和胆魄,但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也是很可怕的事情,到时会反过来撕咬朝廷,正色道:“臣明白,会注意分寸,若真的设立这样的论道会,臣会定下一些规矩,不会过界。” 谢如琢想着此事应该是说完了,但看杜若还没有告辞的意思,又不好意思下逐客令,只能百无聊赖地打个哈欠,微噘着嘴在心里计划着自己又跟朝臣们说病了能溜出京城吗? 好像皇帝也半年没病过了呢,这已经不符合体弱多病的形象了,是时候在大冷天里病一个了。 打定主意的谢如琢忍不住勾起唇角,浮出笑意,转头看杜若眼中微含戏谑地看着自己,又赶忙咳了一声,道:“先、先生还有什么事要说的吗?” 杜若刚来时就觉得谢如琢精神恹恹,一副提不起兴致的样子,还以为是这两天年底事多,累着了,说了会话又没觉出有什么不对,以为先前是看错了,等话说差不多了,谢如琢的表情就一变再变,愁眉苦脸地不知在想什么,想了会又偷偷笑了起来——这显然不是在想什么正经的事。 依照杜若的经验,这种变化多端还匪夷所思的表情,一般都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 而这个人现在正在回京的路上,不日便将见面。 不过嘛,陛下明显是等不及了。 “听闻沈将军已经快到乐州了。”杜若状似无意地随口一提,“应该是能像之前说的那样,二十九入京。” 谢如琢霎时有种心里的那点小九九都被人看穿了的赧然,面颊都不自觉微红,小声道:“朕又、又没有在想沈将军……” 杜若笑道:“臣只是正好想起此事随口一说,也没说陛下正在想这个啊。” 谢如琢这才意识到自己前面有多蠢,简直此地无银三百两,脸瞬间红透了,差点咬到自己舌头,他觉得杜若就是故意的,但人家依然还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所以他没有证据。 越想越羞赧的谢如琢半晌都没能说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