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穿越)_分卷(12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28) (第3/3页)

们秦国为敌了?

    话也不能这样说,自古以来讲究名正言顺,我们秦国也不是蛮不讲理之辈。先礼后兵是为正,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旁人也指摘不出什么来。

    如何先礼后兵?你以为你说几句好话,越国君臣就能拱手相让?

    可真正要出兵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军中粮草,器械,什么都要计划周详,可不是说出兵就出兵的。有人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分析道。

    相国大人不是早就已经谋划好了吗?你何必cao这个闲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文臣武将因意见不同吵嚷着,却没有实际性的建议,坐在右上座的卫苏有些头疼。

    这群人,除了一张嘴皮子,还能有什么?他摆摆手,行了,今日商议要事,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有什么分歧意见下来再说。现在找你们商议,是为了听取有用的办法,而不是在此争论出兵与否。

    底下的人闻言,看了一眼上面面色肃然的秦湛,当即不敢再说话。卫相国的言下之意,是早就决定了事情走向,并不是他们能左右的。

    看众人都沉默了,卫苏这才继续道:我们出兵首先站在道义上,所以出兵的理由很重要。如今一切都准备妥当,我们只需要一个能跟天下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此时孙章站了出来,斟酌道:臣这里想到了一个理由,不知能不能用得上。

    卿说来听听?秦湛开口道。

    孙章揖礼道:臣曾在秦文书上见过这样一段文字。先朝天子曾经将绥邺等城俱都分封给了先秦王。后来,因为襄王时,下嫁爱女于越国,襄王爱女心切,将绥城邺城等地作为陪嫁送与了越国。

    众人听到孙章所言,尽皆瞠目结舌,居然还有这样的事?

    不止在场众人孤陋寡闻,就连坐在上首的秦湛都皱眉,他怎么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孙章将整理好的手册交给赵立呈给了秦湛,大王可以看看。

    秦湛接过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只是表情有些复杂。

    卫苏奇怪,等到那手册递到这里面前,他这才明白过来,为何秦湛会如此了。

    这只不过是乡间野史,只不过隐晦提了两句罢了,要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

    不过卫苏却已经有了主意,笑道:如此正好。

    秦湛看向他,相国何意?难道真要利用这个跟越国讨还绥城邺城?

    有何不可?卫苏眯眯眼,没有事实依据,那就创造出来,这有什么难的。

    秦湛瞬间就明白了卫苏的意思,想了想,如此说来似乎确实可行?

    此事大王可以交给臣,臣定然能办得妥妥的。卫苏笑道。出兵借口有了,那就先礼后兵吧。也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卫苏与秦湛交换了一个眼神,对于对方的心思已经了解得明白,两人配合无间,将此事给定了下来。

    既然要先礼后兵,那就得派个使者前往越国。以理服人,最好能说服越国能兵不血刃归还我秦国的绥城邺城。秦湛说道。目光若有所思的在底下在坐的臣子身上扫了一圈。

    众位大臣心中暗暗叫苦。都缩了缩脖子,生怕秦湛看到自己,突然就派自己前往。

    越国国君也不是傻子,岂会凭借几句似是而非的野史中话,就承认绥城邺城是秦国的?若是将越国君臣惹急了,说不定还会掉脑袋呢。

    一时间,大殿之中鸦雀无声,谁都不敢出头。卫苏也没有说话,只是无聊的用手指在桌案上轻扣。

    就没有人能站出来为君分忧么?秦湛开口道。

    孙章看了看卫苏,就见卫苏的一根食指朝着他摇了摇,示意他不用管。

    我愿前往。一个明朗的声音响起。

    众人寻声望去,就见到坐在角落中,一位身着布衣的年轻人。这位正是卫苏的妹夫,曾经的邶国王子荀祁。

    他之前与卫蓁一道去了边地,后来边地事了,便跟着秦王大军一道回了王都。

    再后来,秦王启程前往蜀地,他就知道必然是对越国有所动作了。

    荀祁只身前来秦国,的确是为了卫蓁。可是他也深知,男儿成家立业,他要做出一番事业出来,将来也能让妻儿沾光。

    邶国他是不会再回去的了,正如卫苏所说,留在秦国,他也一样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如今秦国对越国作战,这里面就蕴藏着机会,他要能把握住,就能在秦国朝廷中立足。因此,在与卫蓁商量过后,他便跟着秦湛一同来了蜀地。

    今日是朝中大臣议事,本不该他一介布衣参与的。不过有卫苏在,还有曾经与秦湛相交多年的交情,他在此末坐有一席之地也没什么难的。

    此时荀祁已经站出来,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再次说了出来,大王,我愿替秦国出使越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