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88节 (第1/2页)
这可真是……太不公平了! 她这年纪一下子从小辈变成长辈了! 苏轼听了李清照的自我介绍,也是惊了一下:“你竟是文叔女儿?” 听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李清照点头。 苏轼和她父亲关系不错,苏轼还在黄州时两人就经常书信往来。 不过后来事情就复杂了,她公公赵挺之和“苏门”以及“蜀学”那批人水火不容。 甚至专门针对和苏轼最为亲近的黄庭坚,以“幸灾谤国”的名义对黄庭坚进行打压流放。 朝局变化多端,北宋都成南宋了,如今多说也无益。 苏轼问:“就你一个人过来吗?还有没有旁人?” 李清照道:“还有一位名叫冯梦龙的,我却是不太了解。” 她也是经过一晚的休息,才接受自己突然来到后世的事。 不知那冯梦龙接受了没。 苏轼只关注了诗词,了解了一下朝代更迭,也不曾深入了解明清时期都有什么名人。见吴普端着早餐过来,立刻追问吴普两大要紧问题—— 第一,嬴政怎么不见了? 第二,冯梦龙又是谁? 吴普把嬴政回去了的消息给苏轼讲了。 “这么快?”苏轼惊了一下,“那我们还去看兵马俑吗?” 吴普一阵无言。 原来这家伙是在意这个! 吴普说:“你想去我们就去。” 吴普顺嘴给苏轼三人讲了讲冯梦龙的来历,重点描述冯梦龙写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顺便念了念苏小妹和他兄妹互怼的诗。 并没有这么个meimei的苏·学士·轼:“………………” 这一刻,苏轼感受到了嬴政昨天受到的伤害。 司马迁那个还算是稍微艺术加工过的史书,冯梦龙这可就是实打实的无中生有再创作啊! 苏轼掏出手机搜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看,表情相当地一言难尽,和吴普辩驳起来:“你看这里,‘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我贬谪黄州时王相公都回江宁养老去了,哪里是他左迁我到黄州啊?这个老冯,简直是在胡说八道!” 吴普笑眯眯:“小说不是历史,戏说就是胡说,不要太较真。” 苏轼往下一看,表情更加复杂了。 三峡取水就不说了,就假设王安石这个糙人喝得出水的差别好了。 最后那个黄段子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随便指一页书,相互考校里头的内容,这不是人李清照和丈夫的玩法吗? 赌书也就算了,为什么抽出来的典故是“如意君安乐否”? 这个典故讲的是有大狐小狐经常化作美妇人找男人寻欢作乐,一旦男人表现得不好就吃了他。 有个叫刘玺的人床上很有一套,把它俩伺候得特别好。 二狐把他称为“如意君”。 结果有次二狐露出原型,刘玺见了心里害怕,吓得床上功夫都大不如前。 某天大狐出去猎食,小狐要刘玺伺候它,这次刘玺表现得“不如意”,就被失望的小狐一口吞了! 于是大狐回来后就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咱的如意郎君咋样了?” “我已经把他吃了!” 苏轼一想到自己问“如意君安乐否”,王安石接“窃已啖之矣”,整个人都麻了。 震惊,王安石居然是把这种黄段子倒背如流的人! 这个老冯怎么回事? 他编故事的时候想过本人的感受吗? 第77章 吴普见冯梦龙没过来,亲自过去找人。 到了冯梦龙房间才发现这人门都没关。 这厮还坐在电脑前睁着双熊猫眼看书,不时还戳开某个段落语音输入一段话讲讲自己的阅读感受,看起来已经把这个小说站点给玩明白了。 肯定一夜没睡。 都三十好几了,也不知道养生,居然还学人通宵! “别看了,吃个早饭补个觉。”吴普上前劝道。 冯梦龙这才从新奇的网文世界里脱离出来。 他从小读的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传奇小说,字句精雕细琢、剧情环环相扣,虽是白话文,行文却文绉绉的。 乍一接触这什么穿越、系统、修仙,感觉内容是浅白了点,读起来却是爽得人头皮发麻,一方面觉得这些玩意浑身槽点不值得细读,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点开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