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_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91节 (第2/2页)

很多人对他指指点点的行为指指点点。

    反正很热闹就是了。

    还有人主动加了冯梦龙好友,和冯梦龙探讨一段自己捋不顺的剧情,看看冯梦龙能不能给点建议。

    等对方把剧情搞顺了,打心里对冯梦龙感激不已,当下手把手教冯梦龙如何注册成作者,并且给冯梦龙拉来好几个章推,保证冯梦龙一发文就可以拥有足够多的读者!

    冯梦龙听了很是感动,连夜写出一万字发表出来。

    至于吴普为什么一看评论区就能知道这么多,当然是因为这个过程被冯梦龙写成感言发布在评论区置顶。

    底下的读者也都在打卡说“从xxx那里过来的”。

    吴普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大佬不愧是大佬。

    每个成功的大佬,必然都有社交牛逼症!

    有引流能力,还得有把人留下来的实力。

    冯梦龙这些读者都是同类作品那边推荐来的,正好偏爱这个类型的书,大多数人点进来就收藏追更了。

    对于冯梦龙的文字,有人觉得这种仿古文风不太好读,也有人觉得古色古香很有韵味,总体来说还是夸赞居多,认为这应该会是篇不错的好文。

    就是这书名,难道不该只用前半截就好!

    吴普溜达去找冯梦龙想采访一下他的心路历程,才发现冯梦龙这厮刚补觉起来。

    创作人,创作魂,不成神便成仁!

    吴普忍不住奇怪:“你这作息,怎么这么快就和当代夜猫子同步了?”

    冯梦龙说:“和人讨论设定到半夜,灵感来了就一口气写了一万字。这修修改改的,天一下子亮了!”

    语音输入有个毛病,就是错别字多,得反复调教才能让它更贴合自己的行文习惯,所以冯梦龙光是修稿子就修了好久。

    而且他一修文就手痒想加字,本来他只写了一万字的,一修之下成了两万字,现在他存稿箱里还摆着一万字存稿来着!

    吴普:“…………”

    吴普又问冯梦龙怎么起了这么个书名。

    冯梦龙说:“是带我那位小友教的,他说《东坡平妖传》不太吸引人,现在的读者喜欢更直白的书名,我看榜单上也是这样,除了自带读者的老作者外都这样起名。”

    吴普只能感慨冯梦龙入乡随俗得真快。

    他还觉得冯梦龙这种文人可能比较清高来着。

    吴普说:“你自己不在意就好。”

    冯梦龙微微一笑,坦然自若地说:“菰芦龙郎写的书,和我冯梦龙有什么关系?”

    据说冯梦龙年轻时自称“菰芦龙郎”,老了自称“余菰芦中老儒尔”。

    很显然,这家伙又仗着披马甲开始为所欲为了!

    有人考证过许多冯梦龙披马甲的saocao作。

    比如冯梦龙早年写了许多散曲,但当时的曲评人并不认为他的散曲可以跻身一流,对他这些作品的评价不是特别高。

    于是冯梦龙当场批马甲编了本《太霞新奏》。

    《太霞新奏》的主编“顾曲散人”负责选出明末流行新曲。

    书内时常引用“墨憨斋主人”的定谱与批语。

    同时添加大量不署名的点评。

    瞧着就是本非常权威、非常客观的明末散曲名家作品集对不?

    可惜不少学者认为,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以及那些不署名点评,全是冯梦龙自己披马甲搞的。

    毕竟这书大量选入冯梦龙自己的散曲,包括但不限于记在他自己名下的作品以及他给别人代笔的作品。

    收录篇目之齐、之多,让人很难不怀疑是他自己干的!

    这自选自评、捆绑名家、多个马甲齐齐上阵造势的营销套路,冯梦龙干得可谓是炉火纯青!

    相比之下,起个顺应潮流的书名算得了什么?

    小菜一碟,不足挂齿!

    吴普觉得这些大佬们的人生经历可真是常看常新,每次研究研究都有新惊喜。

    吴普只能幽幽地说:“你对东坡先生好点。”

    冯梦龙说:“我哪里对他不好了?”

    吴普说:“你写《情史》的时候编了个故事,说东坡先生曾经来了个‘以妾换马’,到现在都还有人拿来骂他。”

    苏轼以妾换马这事,最早就是出现在冯梦龙的《情史》里头。

    这故事说的是苏轼落魄黄州,有个朋友来他家看上了一个叫春娘的妾,问苏轼春娘会被送走吗?

    苏轼就说,她可能会回她娘家吧。

    那朋友马上开口要人:不如让她跟了我吧,我给你送匹好马。

    苏轼觉得这朋友是个好归宿,就答应了。

    没想到春娘却是个烈性女子,闻言当场一头撞死在阶前的槐树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