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_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27节 (第3/3页)


    吴普本就是随便问问,得到对方许可后非常高兴,毫不犹豫地把床让给李白和戚继光,自己窝在宽敞柔软的沙发里凑合一晚。

    戚继光过来时正好是冬天,身上穿的衣服还够用,第二天可以直接穿自己的衣服出去参观驱逐舰。

    李白过来时却是春天,还是安陆的春天,身上穿着单薄的春衫。

    吴普给他连夜买了件羽绒服裹上,才能算勉强出门。

    冯梦龙他们本就留着长发,多李白和戚继光两个也没多突兀。

    吃早饭时,吴普给骆启介绍了一番,说正好两个朋友过来玩,昨晚时间不早就直接让他们住下了。

    骆启不觉得有异,热情地招呼他们多吃点。

    酒店的早饭是自助早餐,想吃什么自己挑,吴普领着李白他们挨个尝尝鲜,表示吃饱肚子才有力气去参观。

    李白和戚继光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他。

    李白,少年任侠,剑术高手,年轻时没事就找人击剑,曾吹牛逼说自己手刃数位歹人。可以说是很向往侠士风流!

    这种理想追求在他的《侠客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戚继光就更不用说,那可是战场上厮杀过来的名将。参观个船儿,还怕他们没力气?!

    吴普一想也是,这两个人肯定都比他能打。

    想到《侠客行》开头就夸“吴钩霜雪明”,吴普给李白讲起了欧冶子在这边研究现代铸剑之法的事。他说道:“过去这么久了,他应当铸出新剑来了,回头我们去瞧瞧。”

    李白为了喝酒把自己家传宝剑都给当掉了,如今他虽然买了新剑,可到底还是觉得自己还能拥有更好的剑,听闻铸剑祖师爷欧冶子也在这边,立刻摩拳擦掌地说道:“那我肯定得去看看!”

    吴普见把李白勾住了,又去和戚继光闲聊。

    主要是给戚继光打个预防针,说同行之人里有个和尚,生得极有气势,少年时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不得已之下才去当了和尚;后来又赶上朝廷官逼民反,他不得不去造反,这一造,就造出了大明来!

    所以,见到和尚千万不要慌,那是你们家明太祖!

    倍儿亲切,倍儿友善!

    戚继光:“………………”

    戚继光差点没把手里的托盘摔地上。

    说曹cao曹cao到,一个光头和尚恰在这时走进自助餐厅,同行的还有几个束着发的文人!

    吴普见戚继光呆住了,又宽慰他不要怕,他祖上据说还和朱元璋是老乡来着,当年跟着朱元璋打过天下!老乡见老乡,没什么可慌的。

    戚继光被吴普宽慰半天,一时都忘了最初的震惊和紧张。他上前向朱元璋问好,对上朱元璋年轻的脸庞总算是把行礼的冲动压了下去。

    朱元璋一见戚继光那激动的模样,就知道这可能又是一个大明人。他见戚继光是武将打扮,抬手拍拍戚继光的肩膀,很是和气地询问:“可曾读过书?”

    戚继光:“…………”

    戚继光是读过书的,他不仅把自己的军事经验总结成理论写出来,还积极参加各种官场应酬,每到要写诗的时候他从来不怵。

    比起一般武将,他和朝中文官时打交道时要更能屈能伸得多,必要时甚至可以提供奉承讨好送礼一条龙服务。只要能好好打仗,他不在意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既然是朱元璋发问,戚继光就把自己最满意的一首诗念给朱元璋听,表示自己确实粗通文墨——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朱元璋听得精神一振,被这一句“但愿海波平”勾得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戚继光诗虽然直白,却正好击中他的痒处!

    朱元璋激动地拍了拍戚继光的肩膀,夸道:“好,好,好,是我们大明的好儿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