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48节 (第1/3页)
吴普自认自己勤勤恳恳干了老长一段时间活,接下来又开启了咸鱼模式,每天窝在博物馆里撸猫养花。 与此同时,蒲松龄已经在冯梦龙的帮助下了解完这个世界的文学发展,调适好自己的创作状态,磨刀霍霍准备发表自己的新作。 既然后世聊斋都火了,蒲松龄也不准备搞别的题材,决定写《聊斋志异》的续篇。 按照现代版权法,作者死后五十年书就算是公版书了,大家可以自由创作衍生作品,不会有什么版权纠纷。 所以蒲松龄本人写《聊斋志异》的“同人衍生”问题不大! 唯一的问题是,《聊斋志异》本来是许多短篇小说的合集,这个模式不太适合现代网文。 冯梦龙热情地给蒲松龄提了不少建议,又陪着蒲松龄一起观看不少影视改编作品找灵感,最终帮助蒲松龄把小说类型敲定为单元剧模式,尽量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庞大的“聊斋宇宙”。 这样一来,蒲松龄也能适应现代人的阅读节奏,创造出能赚钱的作品了! 冯梦龙现在人气不差,有他在《东坡平妖传》里帮忙引流,蒲松龄才发了一万字就有了不少读者。 蒲松龄看了非常高兴。 搞创作的人,哪有不喜欢获得读者肯定和喜爱的? 蒲松龄热情地回复着每一个读者评价,回复到冯梦龙都看不下去了,拉着他一起开启疯狂码字模式。 冯梦龙给他掰扯其中道理:对于读者来说,更新才是最好的报答! 你要是天天跑去回复读者评论,读者还嫌弃你耽误时间! 有这个空闲,还不如多写几章回馈读者! 蒲松龄表示受教了,乖乖跟着冯梦龙一起去准备存稿,生怕自己跟不上冯梦龙的更新节奏,对不起冯梦龙的单章推荐! 事实上即使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冯梦龙这家伙都是个异端。一般人能有那脑子,一天写个一两万字还觉得没写过瘾吗? 没有,不存在的!!! 向这家伙看齐,完全是在虐待自己! 可蒲松龄不知道啊,在蒲松龄眼里,冯梦龙就是领他入门的领路人。 不就是区区一两万吗? 咱不虚!咱能写!咱绝不认输! 直至吴普发现蒲松龄眼圈发黑、脚步虚浮,活脱脱一副被榨干了的虚弱模样,才终于发现这件事并把可怜的蒲松龄从冯梦龙这个码字狂魔手里解救出来。 第135章 “赚钱不容易。” 从疯狂码字模式解放出来的蒲松龄很是感慨。他们平时喝个小酒,都是冯梦龙慷慨掏钱,轮到自己体验几天冯梦龙的创作强度,蒲松龄感觉自己自叹弗如。 好在他现在读一部分自己还没写的内容,感觉十分奇妙,仿佛是现在的自己在和未来的自己交流,偏偏现在的自己又身处几百年后! 这种玄之又玄的奇异感觉,激发了蒲松龄许多灵感,创作起来倒是不怎么费脑子。 顶多只是调整语言模式叫他有点发愁。 他得尽量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蒲松龄休息了两天,又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穷无尽的创作生涯之中,准备用心开辟属于自己的“聊斋宇宙”。 蒲松龄和冯梦龙两人的私人账号,每天发布的新动态基本都是更新通知,可以说非常敬业了! 吴普看着两个古代小说家如此努力,心里也很感慨,备受鼓舞地翻找起通讯录,准备联系点人过来暖暖场子。马上就是元旦了,又碰上双区齐开,总得搞点开业活动啊! 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