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45) (第2/3页)
名的举子也多,每每这个时候,北京城便会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还有学子是拖家带口来的,简直就是举族的希望,那时候北京城是最热闹的。 胤禛道:如我没有记错,放榜应该是九月,如今已然寒冷,这些学子竟然还在聚集在京城? 老九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诶,来了!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很快大堂就安静下来,说书的人,唱曲儿的人全都走了出来。 多谢各位客官赏光,今儿个咱们就说一出通天榜! 好! 好! 老九道:通天榜?通天榜是甚么榜? 满堂喝彩,说书人便开腔了。 说书人晃着折扇,缓缓的道:中堂四五家,部院数十人,子弟皆金榜! 他这么一开腔,四爷胤禛突然蹙起眉头,他似乎想起了甚么。 是了,胤禛想起来了,上辈子也是如此。有一年的顺天府乡试的确如此,九月放榜,但是一直拖到了深冬,举子们都不愿意离开京城,当时京城里出现了很多密文揭秘揭文等等,还有最著名的剧作通天榜! 那一年闹得沸沸扬扬,正是顺天府乡试案。 胤禛这般想着,说书人好似要验证他的想法,道:大家伙儿都知道,这科举对于一个学子来说有多重要!十年寒窗苦读,有人一朝中第,飞黄腾达,有人金榜落地,郁郁而终,但都是各凭本事的事儿,但偏偏有人,不遵循这个理儿! 云禩听着听着就明白了,原来说的是科举舞弊。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子聚集在京城不愿意离开,正是因为他们不满这次的科举放榜。 老九轻声道:我好像也有耳闻,据说这次科举放榜,高中的都是大学士王熙、李天馥的子孙,工部尚书熊一潇、左都御史蒋宏道、湖抚年羹尧的儿子,还有一些巨富商贾的子弟。 老十道:九哥的意思是舞弊? 老九道:嗨,我哪里知道?我又不是主考,我又不是主判,反正学子们闹的是沸沸扬扬,要求严查顺天府主考,我听说查了两次,没有结果,不了了之了。 太子冷声道:谁这么大本事儿?竟然能不了了之? 老九道:好像是与老三勾搭的那些人。 三爷胤祉最喜欢往翰林院跑,他本身也是翰林院的人,而且为人低调亲和,翰林院里等人,一大半都是胤祉的人。 这次的顺天府主考管李蟠,乃是康熙亲点的科举状元,而副主考姜宸英也是科举中的佼佼者,两个人同榜,都是大才之人。 老九道:是了,这次放榜第一名唤作唤作甚么来着,姚姚甚么?记不得了,听说是江南的富贾,与李蟠姜宸英都是同乡!有人说是李蟠和姜宸英联手放水,提拔了自己的同乡,收受了富贾的钱财,想要拉拢江南的势力,结成自己的党派,总之是沸沸扬扬的。 他们正说话,便听到庆丰楼下有喊叫的声音,十分杂乱,这里是天子脚下,哪里还有人这般在京城里喊叫? 众人顺着庆丰楼往下一看,楼下聚集了很多人,似乎正在游街。 那些游街的人全都是书生,举着条幅。 十年寒窗苦读,不及只手通天! 京城的百姓看到这仗势,全都来围观,还有很多学子在发传单,上面写着伸冤的文书,一面儿发放传单,一面儿大声的宣传。 江南富贾姚观!贿赂同乡主考副考!饽饽状元又点菜饽饽! 考生韩孝基、张三第,贿赂礼部,请吃代考,竟得高中!十年苦读付之流水!请求严查舞弊! 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 楼下乱成一片,还有很多人看热闹,夹杂着一阵喧哗,人群莫名向一个方向聚拢过去,就好像一个磁铁,而这些学子就是铁粉,唰!的全都吸引了过去。 姚观! 是那个舞弊的恶人! 他凭甚么能点状元! 是他!别让他跑了!站住! 云禩顺着喊叫的声音往下看,看到了一个小黑影,人群错综复杂,虽然庆丰楼不算太高,但也看不清楚。 正能看到那小黑影被学子们包围着,起初是团团的大骂,后来有人上手打人,一些人也跟着上手打人,演变成了斗殴的场面。 干甚么!干甚么!衙门的人很快就来了,一群衙役冲过来,大喊着:散了散了!再不散把你们全都抓回去!顺天府乡试已经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