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页  (第1/2页)
    拓跋宏将窝窝馕首先递给李雘,再分给其他人,柴三妙拿在手里下意识就咬了一口,硬得崩了牙齿,她捂了嘴,看笑了一圈人。    “这可比不得长安城里芝麻香饼,行军干粮,重在管得久,制作的时候水分就少,方便保存携带。”    李雘将窝窝馕撕成碎块,放进土陶碗装的山雀汤里泡着,直接递给身边的柴三妙,将她的饼子拿到自己手里。    柴三妙理所应当的享受李雘的服务,看得拓跋宏目瞪口呆,李雘何时伺候过女人?闻所未闻。    他揶揄道:“女冠手里的山雀汤香不香?”    柴三妙喝了一口,“香啊。”    李雘拿碎饼块扔他,“吃你的。”    拓跋宏一个壮汉,一脸谄媚的笑,将碎饼捡起来,“谢‘大家’赏赐。”    柴三妙正吃着山雀汤饼,李雘从腰间蹀躞上取下匕首,又将兔rou分割成小块,串在削尖的枝条上,插在篝火边的土里烤炙。    “为何不直接放在篝火上方,像西市的食摊那样?”    “篝火火大,火焰上方温度太高,容易烤糊,立在火堆旁,反而受热均匀,口感更好,边州多见此法。”    李雘说这是少年时在灵州(银川)学的,不过那个时候是在沙漠戈壁滩里烤。    贺兰山下的灵州①,是少年李雘成长的全部记忆。    她好奇他是怎么过的,“跟谁学的?”    李雘用枝条点点对面啃rou的糙汉。    文王一家外放去了灵州,人生地不熟,少年李雘根本没有朋友,受冷落的皇子皇孙,空有名头,本地氏族根本不会热络。    拓跋宏不一样,他爱跟李雘玩,拓跋宏说当初还不是看到李雘得脸好看,灵州找不出第二个五官像李雘一般精致的少年郎。    玩熟以后,才知道李雘打起架来如何凶悍。    他们一路打野玩耍,一路刀枪剑戟,他陪着李雘重回大明宫,以左千牛卫将军的名号守在帝王侧。    难怪李雘化名李四官,要说自己出身灵州拓跋氏,背后藏着这层渊源。    rou串滋滋冒油,不断滴落,李雘熟练的换面,又从拓跋宏鞶囊里要来孜然、胡麻、湖盐,撒在rou串上,觉得时候已到,提起一串放在宽叶上递给柴三妙。    rou香混合着料香,扑面而来,柴三妙边吃边听他们聊灵州的过往。    图翁也是李雘在灵州认识的。    他登基后本想让图翁进太医署安享晚年,可是图翁不愿意,他说大明宫里并不缺医师,自己还有些手艺,希望能留在长安城的街巷里,让付不出文钱的百姓有处可去,也算替‘大家’看顾着大唐黎民。    李雘准了,图翁不愿入大明宫,李雘就时不时溜出宫去看望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