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谎言之诚 第211节 (第2/3页)
霍染因的腿一阵颤抖,一不小心,撞了桌脚,“咚”的撞击声,像是巨大的心跳从胸膛裹着他的秘密泄露了出来,他僵硬地看着档案,一时不敢抬眼。 还好没人在意。 话题跑得有点远了。 一个放在口袋里的玩具值得在意,但恐怕现在也不能凭空推断出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纪询把话题扯回来:“你们觉得老胡是这个腹中藏尸案的杀人凶手吗?” “我觉得是!”副队旗帜鲜明。 “不能武断。”这个观点属于霍染因和赵雾。 这两人一个讲证据,一个心思细,导致他们表现出来的观点常常殊途同归。 “如果胡坤不是凶手,”副队不落人后,先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能把杀人故事说得这么清楚吗?就那么巧,一个和仓库里藏炸弹的公司来往,谈恋爱的女人搞绑架,孙子上暗网的变态跟踪狂老头,随随便便上个山躲在旁边能看见凶案现场?报案人是凶手的案例屡见不鲜,迟了二十年,他也是第一报案人。” “胡坤的故事里,”霍染因说,“尸体所封的佛陀标牌,被人为调换,本来应该封入偏殿的,最后却被封入正殿。而偏殿的两尊佛像以‘染秽’为由,在落成不久就沉海,那时候寺庙都还没建好。” 说了这些细节,是为了铺垫接下去的疑问。 “正常凶手杀人,自然希望将所有证据彻底湮灭,如果他当时把死者封在佛像里沉海,我们现在恐怕也没有任何办法。” 没有尸体,就只能论以失踪。 这个可能的凶杀案,也就只能一年复一年的拖延下去。 “所以,如果胡坤是凶手,他为什么不将尸体投入海中?湮灭一切证据?” “调换这个行为是他故事里的,如果他杀了人,按计划向佛像泼了污秽之物使之沉海,却在一段时间后,譬如山寺开门——我记得寺志上写全部落成是在1998年4月以后,才发现搞错了佛陀,但那时候已经不好对正殿里的阿难下手,于是虚构了这个调换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纪询提出一种可能。 “胡坤是一个谨慎细致的人。如果凶案真是他做的,又留下了被发现的马脚,我倾向胡坤根本不会对我们说出这个故事。”霍染因说。 办案是有唯一解的。 奈何通向这个唯一解的道路上,有太多曲折离奇的道路,直到找到真相为止,总是这条看着也对,那条看着也行。 “1997年,胡坤61岁,他算健朗,有板车扶住,也能做到搬运尸体进佛像。”副队笃定说,“即使不是胡坤杀的,他们之间也一定存在我们不知道的社会关系,20年前的尸体,什么犯罪现场都不会残留,只在尸体上用功不够,我看我们最该大查特查的,还是胡坤。” “不用你说。我昨天出事后,我就派人去卢松的老家,找胡坤的前妻了解情况了。”赵雾接话,说的是治贤公司仓库爆炸炸伤人的事情。 讨论到了这里,在没有证据支持更进一步分析的情况下,也差不多了。众人姑且早早散会,养足精神,回头继续办案。 普通警员回家,副队回医院继续养伤,赵雾在警察局里随便打个地铺值个班,挺好,亏得是在外地,如果是在宁市的话,这种待遇就轮到霍染因了。 但是现在,两人可以正大光明回酒店补觉。 到了酒店,第一时间就是冲入浴室放热水,互相帮助着让热毛巾和消毒液从头到脚好好擦拭消毒,本来普通时候是没这么多讲究的,但现在两人受伤,伤口没全好利索,为了防止感染,也只能这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