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44) (第1/3页)
话说到这个份上,沈郁不好再逼顾淮说什么。 陛下觉得,做下这件事的人,是谁?顾淮离开后,沈郁半倚在商君凛身上,问。 会是先皇吗? 应该不是,他要杀人随便挑个理由就能杀,没必要多此一举。 林家一案牵扯出了不少人,得到商君凛命令,这些人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好在商君凛登基后,朝廷官员大换血,没怎么影响到正在任职的官员。 世家疲于应付此事,根本腾不出手来管民间发生的事,借这个时机,在沈郁和商君凛的授意下,活字印刷术被进一步推广出去。 不止京城,其他地方的书局也学到了这一法子。 等世家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能轻易插手此事了。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哪能察觉不到,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有商君凛插手。 陛下当真好谋算,用林家的事转移视线,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世家交好的官员聚在一起,商议这次的事。 难道我们就要听之任之?照这么下去,世家在将来还能有什么优势可言? 不然呢?我们能做什么?公然和他对着干吗?别说是现在被他一手把控的朝廷,就是放在几年前,跟他对着干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 陛下想做的事,绝不会止步于此,且看吧,接下来的事,只会让世家更无法接受。 随着林家案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内情被挖掘出来,那些因此事蒙受冤情的前朝官员得以翻案,每日,民报上都会有关于此事的新进展。 经商议,朝廷将会给这些人一定抚恤,虽然造成的伤害无法挽回,但能弥补一点是一点。 午睡醒来,慕汐端来沈郁要吃的零嘴:公子,荧惑传消息回来了。 嗯?沈郁尚未完全清醒,声音里带着鼻音。 从北漠传来的。慕汐将点心放到一边的桌上,拿出一封密信,递给沈郁。 当初江怀清孤身去北漠,沈郁派了荧惑的人跟随,时隔好几个月,荧惑传了消息回来。 沈郁展开密信,逐一看完。 信上写的是荧惑在北漠的安排和探听到的消息,以及江怀清的进展。 到了北漠后,江怀清根据大桓留在北漠的人接触到一位大臣,得到其赏识后,被举荐给对皇位有一争之力的三皇子。 成为三皇子幕僚后,江怀清顺利帮三皇子在与二皇子夺权的一件事上取得胜利,狠狠压了二皇子一头,三皇子心情大好,不顾反对提拔了江怀清的地位,后面江怀清又为三皇子办成了几件难事,彻底成为三皇子心腹。 到密信发出的时间为止,江怀清已经在三皇子身边有了一席之地,很得三皇子看重,提出的意见三皇子也会重视。 沈郁这边得到了消息,商君凛那边自然也得到了,隐龙卫扮作小厮跟在江怀清身边,方便保护他的同时也方便得到最准确消息。 阿郁当初便知道江怀清能胜任这项任务么? 江怀清这个人,知变通,行事不拘小节,当时提出这个计划,我想到的第一人就是他。沈郁不否认这点。 等他从北漠回来,便可直接留在京城了。 沈郁坐在秋千上,商君凛在背后为他推秋千,普天之下,能得到帝王这般对待的,也只有一个沈郁了。 丞相寻来的时候,正好瞧见这一幕。 孟公公忙上前禀报:陛下,丞相大人到了。 陛下去忙吧。沈郁扭头,对身后的人说。 阿郁随朕一同去。商君凛环住沈郁的腰,将人抱起来。 沈郁无法,只得和商君凛一起。 丞相是被商君凛宣进宫的,谈的是江怀清在北漠的事,如今江怀清取得了北漠三皇子的信任,事态发展比他们想象中更好,第一步棋已经下好,该走第二步了。 丞相便是为接下来的安排进的宫。 怀清这件事做的真是出乎臣的意料。丞相习惯了商君凛议事的时候带着沈郁,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若是有可能,他更想沈郁入朝为官,而不是只偶尔出面,好比这次,计划是沈郁最先提出来的,人选也是沈郁提出来的,他们可以派其他人去,但效果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么好。 接下来便是想办法让北漠的内乱耗时更久,仅凭三皇子一人肯定做不到,等三皇子势大,方可派肃北那边出手。丞相道。 不错,唯有势均力敌,不让某一方做大,才能尽可能拖延时间。 丞相有意将话题引到沈郁身上,不得已,沈郁说了不少自己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